導讀:春分是我國的傳統節氣,也是反映我國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一般在春分到來的時候也就是天氣變暖的時候,那麼春分有什麼含義呢?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資料,接下來大家就随小編一起去看看關于春分的含義是什麼吧。
春分有什麼含義呢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于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是日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幹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曆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詞廟皆有大臣緻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緻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于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志》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關于春分的含義是什麼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曆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春分0°。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曆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國古代将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春分在中國古曆中的記載為:“春分前三日,太陽入赤道内”。
春分的“分”字是什麼意思
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3月21日5時58分迎來“春分”節氣。
關于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不少網友可能僅僅知道它與春天有關,但究竟這個節日的到來意味着什麼,這個“分”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并不完全清楚,筆者在這裡給網友們做一解讀。
首先,這個節氣正處在“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時節,自然界已具備了萬物競生的條件,意味着氣象意義上的春天已真正來到。
第二,春分的“分”字有三個意思:一是陽光平分在南北兩半球,二是全球晝夜平均,三是把春季平分。
第三,春分意味着戶外踏青時光的到來。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春分時節,莫負好春光,人們已開始走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遊玩,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