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濟南泉水節就要來到了。
處暑時節,濟南的天氣還有些暑熱,但是在陰涼處,已經些許能感受到絲絲涼意。
應該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周一的趵突泉遊人顯得稀少,看起來基本上是本地人,大多是帶着孩子玩玩水,近處的老人或結伴或獨自漫步在園内。
進得趵突泉北門,跨過一座亂石砌成的小橋,泉水通過石縫湧流而下,就來到一處不大的院落,院内有一座小小的演出舞台,舞台上方镌有“曲山藝海”字樣,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這裡是曲藝演出的小舞台,因為疫情,演出也暫停了。舞台背景是一幅鵲華秋色圖,展現着濟南風物。
穿過窄小的走廊,就來到闆橋泉跟前。這邊地面上泉水橫流,可謂是清泉石上流的一番景象,孩子們在水中嬉戲,水槍不時噴發出水柱,好不熱鬧。
旁邊的房舍内,有幾處老濟南的展覽,遊人來此會了解到百年前的老濟南街巷布局和風土人情。
今年入夏以來,濟南的雨水比較充沛,來到趵突泉三股水近前,看到湧騰的泉水,還是懷着一絲感動。
看起來,三股水的水勢還是很有勁頭的。高出水平面總有十多厘米吧。嘩啦嘩啦的水聲非常悅耳。淌洋在泉池旁,觀賞着三股泉水的生動,心底無限寬慰。
繼續前行,就來到了一座戲台前。戲台上空落落的,沒有安排什麼演出,戲台前閑坐着幾個遊人,一幅因為疫情暫時停止演出的告示,明白了一切。
這座戲台其實是白雪樓的一個組成部分。據稱,趵突泉内的白雪樓是第三座白雪樓,為仰慕明代文學家、詩人李攀龍所建,有傳說曾經是李攀龍的一處藏書樓。1996年新建的這座白雪樓,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300平方米,配廊100平方米,為帶戲台式二層仿古建築。前面出廈,落地木槅,紅柱花窗,古樸典雅。正廳内陳放着李攀龍全身坐姿銅像。廳内有其弟子學生及當代名人所題寫撰刻的詩文匾額,牆上挂大幅會友圖,再現了當年李攀龍先生傳送詩詞的盛景。北側設戲台,南側有假山,相鄰有湛露泉、酒泉、石灣泉,西側為無憂泉,東側為藤架,景色清幽。樓的四周,綠水環繞,山石掩映,登樓可俯瞰周圍泉水競流,遠眺公園秀色。
平日裡來到此處,往往很少逗留,隻是奔趵突泉三股水而去。今日有意浏覽此地,頓生敬慕之意。
白雪樓距離趵突泉南門不遠,經過此地,也就到了南門出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