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戰 凡爾賽和約

一戰 凡爾賽和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04:14:10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于是,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由,向塞爾維亞宣戰,随即俄國做出回應,你敢揍我南斯拉夫兄弟,我就敢揍你。這個時候德國跳出來大喊,你們敢動我好朋友奧匈我就敢動你們。于是在各方一陣呼朋引伴之後,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當然,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其深刻的利益沖突與暗流湧動,參與者大多有自己的算盤,并非是簡單的如同他們所宣稱的那樣履行盟友義務或為了維護歐洲和平。總之,一場波及全世界的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開始,到1918年11月11日德軍投降為止,前後曆時四年,波及15億人口,僅傷亡即有3000萬之巨。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1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2

上圖_ 一戰舊照

戰争結束了,但引起戰争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為此,參戰各方派出代表,在凡爾賽商讨戰後秩序,最終的結果,就是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凡爾賽以及其他次要的條約,一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這些次要的條約包括《聖日耳曼條約》、《納伊條約》、《特裡亞農條約》、《色佛爾條約》等等。

凡爾賽體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瓜分德國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欺壓所有戰敗國及一系列小國(奪走領土及巨額賠款),限制德國的軍備等等。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和之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在實際上重新規劃了新世紀的秩序,德國等戰敗國獲得了非常嚴苛的欺壓。

英法等勝利國希望通過嚴苛的限制,削弱德國等國的勢力,以此來維護和平。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3

上圖_ 《凡爾賽和約》(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稱:《凡爾賽條約》)

然而,這麼一套以各國軍力為參考而制定的精心設計的體系,卻在短短二十年裡轟然崩塌了,本應該被嚴重削弱的德國率先發難,一口氣擊敗了法國,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凡爾賽體系初建立時,就有很多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其不可能長期運作的緻命缺陷,就連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都親口言明“我們所起草的文件(指凡爾賽條約及其他條約),将為20年後的戰争埋下伏筆。”

他給出的理由十分簡單,由于開給德國的條件過于苛刻,實際上而言,德國隻有推翻體系違背條約一條路可走。而德國從戰争陰雲中蟄伏到足以再次發動戰争,這一時間差不多就是二十年。就連德國軍事部長也給出了同樣的看法,“這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的休戰。”

當然,如此來解釋凡爾賽體系的崩塌實在太過片面也太過表面,實際上看似精密的凡爾賽體系存在着很緻命的機理性缺陷,這才是其快速崩塌的本質原因。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4

上圖_ 一戰時期歐洲地圖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5

上圖_ 一戰後的歐洲版圖

  • 凡爾賽體系最明顯也最主要的機理性缺陷在于,缺乏一個具有足夠有效的大國協調機制,尤其缺乏一個有足夠話語權的大國維護條約。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的退出。沒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受益國美國,并不在凡爾賽體系之中。此時美國信奉的是孤立主義,也就是“歐洲打生打死與我無關。”戰後虛弱的英法兩國隻能勉強的處理歐洲及世界的事物,實際上非常力有不逮。美國的缺席,導緻英法兩國在如何維護一戰後的世界秩序上,缺乏有力的有效的機制。

一戰中最大的受益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為強大并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的美國,同時還擁有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隊的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第一序列的大國,但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卻拒絕承擔其應有的大國責任。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6

上圖_ 一戰後通貨膨脹的德國經濟

舉例來說,在美國沒有宣布退出凡爾賽體系前,法國以放棄萊茵河左岸的領土為籌碼換取英美對法國家安全的承諾。但随着美國的退出,這一約定也煙消雲散。由于德國的入侵是可預見的,因此,防衛力量不足的法國,沒有保衛自身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協同比利時兵出魯爾,這就是“魯爾危機”。魯爾危機的解決産物是“道威斯計劃”,這一計劃導緻德國的經濟和軍事能力得到快速的恢複。

此外,英美法三國在債務和賠款的問題是揪扯不清,缺乏有效的大國協調機制,由此加深了三國之間的矛盾,給了德國在外交上“伐交”的機會。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7

上圖_ 道威斯計劃(DawesPlan)是道威斯委員會提出的解決德國賠款問題的報告

  • 而凡爾賽和約的另一問題在于,為了反蘇反共。

也就是對抗當時格格不入的蘇俄,在對德國的處理上手下留情,試圖使德國作為牽制蘇俄的工具,這也是英美選擇對德國的快速恢複視而不見的重要原因,同樣也是解決魯爾危機時選擇執行有利于德國的道威斯計劃的原因。

作為日後兩極的美蘇兩國,在這一體系中處于幾乎完全的缺席狀态,雖然美國是自行退出,而俄國則是被他國孤立。但這毫無疑問可以在某種程度可以解釋凡爾賽體系的快速崩塌。

凡爾賽體系的矛盾之處主要在于對德國的處理,它既沒有嚴苛到像法國人所想的那樣,死死地将德國踩在腳下,但也沒寬大到使戰敗的德國人可以安居樂業,無論是嚴苛還是寬大,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拖延下次戰争的到來,但英美卻在這種時候妥協出了一個弊端重重的中庸之策。在激起德國民衆的民族仇恨之時,還為了牽制蘇俄而給予德國快速發展恢複生機的機會。

“和平的種子不能永遠的栖息繁衍于痛苦、仇恨與不堪入目的回憶之上。”

後來,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對德國将軍們的講話就是“為了反對凡爾賽和約而戰。”,可見凡爾賽體系在對德問題處理的弊病所在。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8

一戰 凡爾賽和約(一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9

上圖_ 希特勒 與 納粹黨

當然,硬要說凡爾賽體系完全沒有建立一個大國之間的協商工具也不對,這就是國際聯盟。但遺憾的是,由于各個大國之間追求的不同的國家利益壓倒了國際聯盟維護協議的原則,導緻這一松散的聯盟既不能制裁大國的侵略戰争,也不能阻止軍備競賽的愈演愈烈,這又成為了凡爾賽體系的緻命缺點。

五大戰勝國之間缺乏政治互信,這使得一方面德國問題完全沒有得到解決一方面又過于寬容,使德國擁有對抗條約的力量,而美蘇長期遊離在整個體系之外,又導緻德國的行動沒有得到制約,國際聯盟也形同虛設,這些因素讓所謂精密的凡爾賽體系實際上壓根沒有穩定過國際關系,從建立的邏輯到運行的機制都嚴重有問題的凡爾賽體系實際上隻能引起新的戰争,這是一開始就注定好了的。

這件事實際上的教訓是:世界和平需要建立一個高效而健全的協調機制,這個體系必須能囊括所有大國及正在發展的潛在大國,并且體系的建立不能以互相壓制為目的。而如上幾點,凡爾賽體系都沒能做到。

作者:未定君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全球通史》 斯塔夫裡阿諾斯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系》 徐藍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