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會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

不會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5:53:02

心理話|為什麼不欺負别人隻欺負你?羞恥感:最具殺傷力的情緒

言語上的侮辱、批評與輕視,甚至來源于不被覺察的被排擠也是暴力。

密歇根大學Ethan Kross博士的一項實驗發現,情緒和身體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非常相似。

當一個人說感到“心碎”的時候,“心碎”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一個比喻了,他神經系統可能真的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别的疼痛。

心理學家發現,“當衆被誤解和打擊”個人帶來的不僅是委屈,還有羞恥感。而羞恥感會慢慢内化為一種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影響成年後的人格和人際關系。

什麼是羞愧感?

羞恥感 (shame) 常常會與愧疚感(guilt) 混淆

愧疚:當一個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時,會因為良心不安而感到愧疚;

羞恥感:但羞恥感的前提卻不是對别人造成了傷害。

心理學家發現真正打開羞愧感開關的,是旁觀者的反應。

有一些旁觀者會責怪受害者是“活該”的——即“受害者有罪論”,也是造成羞愧感的源頭之

不會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這4種方式安慰人)1

生活中我們難免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是如果遇見不會安慰人的朋友,那簡直是火上澆油。

當你的朋友像你求安慰時,千萬不要用這4種方式安慰。

1.算了,多大點事啊?

——多大個事,傷不傷心,難道不該我們自己說了算嗎?

獨木舟在《深海裡的星星》裡說:“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别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

2.你這算啥?我更慘啊

比慘的安慰方式,隻是在轉移對方的注意力,他根本沒有聽對方說什麼,不關心傾訴的内容,别人的情緒和他關心并不大,他的重點都在自己身上。

有同病相憐的感受,他以為自己得到了認同。但是過一會,他會覺得你不夠真誠,因為他的情緒還沒有得到釋放就被你中途“阻止”了。所以說,比慘對于安慰,更像是剝奪對方傾訴情緒的權利和欲望。

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安慰别人,也不要總是說“我”,不要反客為主,靜靜地聽着也挺好。

3.這事你也有問題。

親,如果有你關心的人向你傾訴,不要急着分析問題,情緒第一,安撫他的情緒,讓他知道你和他是站在一起的,比任何的理性安慰都有效。

4.打雞血

情緒低落的人,更需要的是肯定和接納,他們的傾訴,更像是在尋求幫助,希望你能夠告訴他:沒關系,你已經夠好了,慢一點,沒關系。

不會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這4種方式安慰人)2

心理學家教你如何去有效的安慰他人,這四個方法提供給你。

1.認真傾聽,表示理解

傾聽是一種尊重和真誠的表達,傾聽并不是隻聽就夠,還要及時反饋,反饋自己認可對方的某些觀點和自己,就是對方的某種情緒激發了自己和對方有相同的感受。

2.默默陪伴,告訴他不是一個人

3.用身體語言,給他力量,拍拍她的肩膀,或者給她一個擁抱。

真正的為對方做些什麼

心理學家:真正安慰一個人,隻需要三句話

1.我現在願意聽你一個人說”

2.我理解你的情緒,你可以慢慢地說”

3.我明白,我懂

我現在願意聽你一個人說”

如果我們願意真誠地聽他們講而不随意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等他們完整地傾訴完後,我們的安慰就已經完成了一半。

最忌諱的就是對方剛說出自己的煩心事,你就馬上開始說你自己類似的悲慘經曆

法國中世紀哲學家彼得·阿伯拉爾認為“比慘”,會讓被安慰者感覺自己的痛苦其實隻是庸人自擾。因為很多人都會經曆,所以他不應該傷心。

可是事實上,當你說出你類似的經曆試圖去安慰對方時,說出來的那一瞬間也許讓對方覺得有同病相憐的感受,他以為自己得到了認同。但是過一會,他會覺得你不夠真誠,因為他的情緒還沒有得到釋放就被你中途“阻止”了。所以說,比慘對于安慰,更像是剝奪對方傾訴情緒的權利和欲望。

我理解你的情緒,你可以慢慢地說”

讓他慢慢地把事情一件一件說清楚。

不要着急地給對方提建議,可以多用一些問句,帶着對方一點點傾吐出來,幫助他們放下内心的不安。安慰不一定能幫助人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它的功能就是幫助對方釋放情緒。

“我明白,我懂”

著名的心理學家 Teresa Wiseman 在關于“同理心”的研究中認為:同理心就是能與人一起感受。

具有同理心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的觀點,同時不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他人的觀點。他們深深地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随便評價其實是自己的失禮。

我們選擇安慰對方就選擇了和對方待在一起,共同面對那些不安的情緒。情緒來臨時,不要趕走它,否定它。當我們正視情緒、接納情緒後,那些激烈的不安都會慢慢平靜,最後,我們都會笑着重新站起來。

不會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這4種方式安慰人)3

不同顔色暗示不同性格,孩子喜歡這種顔色,家長要小心了

早在18世紀,思想家哥德就曾通過不同的顔色來區分出不同的性格,把各種性格對應到不同的顔色中。這就是我們後來有所耳聞的色彩心理學

1、喜歡藍色的孩子性格

性格:沉默是金,安靜、平和、乖巧、膽小。

2、喜歡粉色的孩子性格

性格:有些猶豫不決,非常依賴父母

3、喜歡紅色的孩子性格

性格:熱情,奔放,個性強烈,願意表現自己,暴躁沖動,容易以自己為中心。

4、喜歡橙色的孩子性格

曾有調查有趣地顯示,從小就喜歡橙色的人,會從一而終地喜歡到成年。創造性強

5、喜歡黃色的孩子

性格:如果一群孩子出去玩,黃色性格的孩子一般會擔當組織者或者“領頭羊”的身份。

6、喜歡綠色的孩子性格

這類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很強

7. 喜歡紫色的孩子性格

容易過度情緒化。調查顯示,現如今喜歡紫色的男孩比女孩還要多

不會安慰人是不是情商低(這4種方式安慰人)4

中國著名教育家傅雷曾經說過: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

教育就是要求父母用“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對于我們的先民來說,身體和情緒的關系幾乎就是常識。

例如焦慮,就是提心吊膽,恐懼,就是脊背發涼。憤怒的情緒被《水浒傳》寫的非常傳神:“怒從胸中起,惡向膽邊生。”悲傷的最高境界,則是“斷腸”。

以上說的都是負面情緒,而對于正面情緒,表述似乎很少,基本上就一個詞:安心。

我們每個人,當然更包括孩子,首先是活在感受裡的,其次,才是活在"道理"或者"标準"裡的——這是人的本能,基因如此。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委屈,回家後又不知如何安慰,或者總是踩雷,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那麼你就真的要多看幾遍我的文章

文章總結:

其實與其擔心孩子受欺負,我們更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避免被欺負。

網絡上有一個很火的教育孩子的視頻,當有人提問:我的孩子在學校會被欺負怎麼辦?專家給出的"招數"是交一些合适的朋友。

當三兩個小夥伴組成一個團體,别人來欺負其中一個人的時候,其他人肯定會站出來幫忙,這就是結伴而行的力量。

所以想讓别人主動幫助自己,那就嘗試主動成為别人的朋友,組成一種堅定的感情圈子,遇到困難對方肯定出手相助。

當然,作為家長我們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也要審批一下孩子的朋友的人格,比如是否有違背法律和原則的壞習,這樣的話,我們要正确引導孩子遠離這樣的人。

孩子是否有不願意與你溝通的表現、或者是育兒知識,在評論下方留言,我會為大家解答。

大家好,我是自我激活,佛是以醒人,人是未醒佛,專注于自我提升、溝通方式、人際社交、商業、育兒、人性知識領域等。

關注我,不迷茫,我們下期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