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你會聽到這句“教誨”
逃不過的,這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的剛需型格言
隻要你打算初中畢業,你就有機會接受這一句的洗禮
這句語出孔子
但,孔子如果此刻能現場連線,一定在對着鏡頭狂擺手
“勞資不是那個意思,我不灌這樣的雞湯!”
孔夫子并不怎麼看得上這一套
這就怪了
“說到做到”,
幾乎是一個人最受褒獎的品質之一了
從古至今,這方面的例子層出不窮
******前方知識點出沒********
比如“幹将莫邪”的性命守信
比如“尾生抱柱”的為愛守信
再如“趙氏孤兒”的盡忠守信
再到李白詩句“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義守信
就連港片裡打打殺殺的黑社會
也講究一個“義字當先”
可見守信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至少在明面上,是非常巨大的
說它是千古統一、萬衆認同的高尚價值觀,也不為過
但是,意外發生了
論語裡“言必信 行必果”的下半句接的是
“硁硁(keng)然小人哉”
硁硁啥意思?淺薄固執。。
搞什麼鬼?
當年夫子可是在翻白眼,怎麼就歪了樓?
其實論語裡有的是颠覆常規認識的句子
這隻是冰山一角
讓我們來看原文:
一天子貢提問題了:
怎樣才可以能被稱為“士”?
孔子說:
做事有羞恥心,出使國外,不負君主使命
可以稱為“士”了
子貢不甘心,繼續問:
那再次一等的呢?
孔子:宗族裡都誇他孝順,鄉裡都說他恭敬尊長
子貢:那再次一點的呢?
孔子:說了一定要做,做了一定做到底
就是那号又淺薄又固執的小人
不過這也能算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那麼現在那些執政的人怎樣?
孔子:咳,這幫器識狹小的人算得了啥!
這段聽起來還蠻冷的對話結束了
有2個點可以讨論一下
1、言必信,行必果
2、小人
先聊“小人”,有一句說一句,這裡的“小人”,
并非現代意義上貶義的無恥小人
更多是指一種:沒什麼太值得稱道的普通人,小人物
它是與“大人君子”相對而言的。
再來看這“言必信,行必果”
看上去孔夫子并不是特别贊賞
隻是表達了下“還過得去”的一種态度
為啥?
說這句話,其實是有前提的——
不問是非黑白,隻顧貫徹自己的言行
即便說到做到,也是固執淺薄的
即,忽略前提,隻懂說了必做,是遠遠不夠的
舉個略極端的例子:
你跟好朋友拍過胸脯,兄dei,有困難了來找我!
他真來了
搓着手告訴你犯了重罪,讓你來作僞證。你做不做?
如果因為一開始答應過,就要從一而終
那隻能算莽夫的愛
幹脆他坐一三五,你替他坐二四六的牢好了
告别硁硁小人,需要看清前提,明察是非黑白。
這一點做不到
你再怎麼誇自己義薄雲天,也是草包一枚
再舉個例子:
人是社交動物
當一個并不熟的朋友碰巧相遇,跟你客氣了一下
“有時間來我家吃飯”,你回人家:好的,一定
如果他立馬加了你微信,過後又給你發送定位
再次邀請,那是他真想請這頓飯
但如果隻是場面上說過一次,你卻當做一個承諾看待
想堅持讓人兌現的話,就很尴尬了
說了,不一定要做的
你要能分辨“當得真與當不得真”的區别
不然,你媽媽再也不會放心讓你在社會上混了
諸如此類
規訓總是簡單
現實卻是複雜的
在行事之時,面臨的現實情況總是千差萬别
沒有唯一正确的做法
大多數時候,需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
而言必信、行必果,則相對簡單而武斷了
當然,這個原則總體上還是好的
在大多數時候,說到做到都是個閃耀的品質——
這也是孔子承認,這類也算“士”的原因
其實孔子有過很多不同的表達
但翻來覆去,都會指向一個核心意思
這次輕踩“言必信,行必果”
都跟他一直強調的“靈活性”相關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是孔子的行事信條
什麼意思呢?
不憑空臆測,不必須如何,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
這四個的核心意涵
無非還是指向“靈活性”
即要:“講求依據、有變通性、換位思考和通達思維”
尤其是“毋必”
就是對“言必信、行必果”的直接有力回答
但曆史的有趣就在于
人并不能總是貫徹自己的主張
任何人都有盲點和燈下黑
就靈活性而言
對于孔子就是異常矛盾的存在
一方面,孔子非常重視做事的靈活性、變通性
這在他日常行事和思辨中,處處體現
是個有趣、靈活、自省、通達的老頭
但另一方面,孔子對在亂世之中要重建“周禮”的理想
卻是充滿執念的
他看重的靈活性,在大方向上消失了
才會遭遇“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揶揄
也由于在大方向上取消了靈活性
導緻了他周遊列國,卻難以施展的宿命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用“關心則亂”來解釋
即:你越看重一個東西,越無法從容對待
就像有人平時風趣灑脫、口吐蓮花
但一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就緊張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同理,也許是孔子太看重周禮了
太想回向三代(也即:堯舜禹)了
容不得一絲回旋餘地
也就喪失了靈活性和從容應變
而人一執念,墨菲定律總是奏效
于是就無法施展神通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
如果要做成事,靈活性就得貫徹到底
中間隻要沉不住氣,一定會被打回原形
原文:
(1)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2)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