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gis通俗解釋

gis通俗解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3:03:27

gis通俗解釋(GIS的196個名詞解釋1134)1

1. 地理信息系統:GIS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以具有空間内涵的地理數據為處理對象,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采集、存儲、顯示、處理、分析、輸出地理信息的計算機系統,為規劃、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來源和技術支持。簡單地說,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管理和應用地球表面的空間信息,它是由計算機硬件、軟件、地理數據和人員組成的有機體,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儲、更新、處理、分析和顯示各種類型的地理信息。

2.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環境固有要素或物質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征、聯系和規律等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等的總稱;它屬于空間信息,具有空間定位特征、多維結構特征和動态變化特征。

3. 地理信息科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于将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地理信息科學在對于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指出了支撐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4. 地理數據:是以地球表面空間位置為參照,描述自然、社會和人文景觀的數據,主要包括數字、文字、圖形、圖像和表格等。

5.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從現實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數字世界(GIS),最後到應用領域。

6. 數據信息:數據是通過數字化或記錄下來可以被鑒别的符号,是客觀對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達,隻有當數據對實體行為産生影響時才成為信息。

7. 信息系統:是具有數據采集、管理、分析和表達數據能力的系統,它能夠為單一的或有組織的決策過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和用戶四大要素。

8. 四叉樹數據結構:是将空間區域按照四個象限進行遞歸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數值單調為止。凡數值(特征碼或類型值)呈單調的單元,不論單元大小,均作為最後的存儲單元。這樣,對同一種空間要素,其區域網格的大小,随該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9. 不規則三角網模型:簡稱TIN,它根據區域有限個點集将區域劃分為相連的三角面網絡,區域中任意點落在三角面的頂點、邊上或三角形内。如果點不在頂點上,該點的高程值通常通過線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邊上用邊的兩個頂點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則用三個頂點的高程)。

10. 拓撲關系:拓撲關系是指網結構元素結點、弧段、面域之間的空間關系,主要表現為拓撲鄰接、拓撲關聯、拓撲包含。根據拓撲關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離,可以确定一種地理實體相對于另一種地理實體的位置關系,拓撲數據也有利于空間要素的查詢。

11. 拓撲結構:為在點、線和多邊形之間建立關聯,以及徹底解決鄰域和島狀信息處理問題而必須建立的數據結構。這種結構應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識,多邊形标識,外包多邊形指針,鄰接多邊形指針,邊界鍊接,範圍(最大和最小x、y坐标值)。

12. 遊程編碼:是逐行将相鄰同值的網格合并,并記錄合并後網格的值及合并網格的長度,其目的是壓縮栅格數據量,消除數據間的冗餘。

13. 空間數據結構:是指适合于計算機系統存儲、管理和處理的地學圖形的邏輯結構,是地理實體的空間排列方式和相互關系的抽象描述。

14. 矢量數據結構:是利用歐幾裡得幾何學中的點、線、面及其組合體來表示地理實體空間分布的一種數據組織方式。這種數據組織方式能最好地逼近地理實體的空間分布特征,數據精度高,數據存儲的冗餘度低,便于進行地理實體的網絡分析,但對于多層空間數據的疊合分析比較困難。

15. 栅格數據結構:基于栅格模型的數據結構簡稱為栅格數據結構,指将空間分割成有規則的網格,在各個網格上給出相應的屬性值來表示地理實體的一種數據組織形式。

16. 空間索引:是指依據空間對象的位置和形狀或空間對象之間的某種空間關系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一種數據結構,其中包含空間對象的概要信息。作為一種輔助性的空間數據結構,空間索引介于空間操作算法和空間對象之間,它通過篩選作用,大量與特定空間操作無關的空間對象被排除,從而提高空間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17. 空間數據編碼:是指将數據分類的結果,用一種易于被計算機和人識别的符号系統表示出來的過程。編碼的目的是用來提供空間數據的地理分類和特征描述,同時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輸入、存儲、管理,以及系統之間數據交換和共享的需要。

18. Delaunay三角網:即由狄洛尼三角形組成的三角網,它是在地形拟合方面表現最出色的三角網,因此常被用于TIN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個最鄰近的點連接而成,這三個相鄰點對應的Voronoi多邊形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此頂點同時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 19. Voronoi多邊形:即泰森多邊形,它采用了一種極端的邊界内插方法,隻用最近的單個點進行區域插值。泰森多邊形按數據點位置将區域分割成子區域,每個子區域包含一個數據點,各子區域到其内數據點的距離小于任何到其它數據點的距離,并用其内數據點進行賦值。

20. 栅格數據壓縮編碼“有鍵碼、遊程長度編碼、塊碼和四叉樹編碼等。其目的,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數據量記錄盡可能多的信息,其類型又有信息無損編碼和信息有損編碼之分。

21. 邊界代數算法:邊界代數多邊形填充算法是一種基于積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轉換算法,它适合于記錄拓撲關系的多邊形矢量數據轉換為栅格結構。它不是逐點判斷與邊界的關系完成轉換,而是根據邊界的拓撲信息,通過簡單的加減代數運算将邊界位置信息動态地賦給各栅格點,實現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的高速轉換,而不需要考慮邊界與搜索軌迹之間的關系,因此算法簡單、可靠性好,各邊界弧段隻被搜索一次,避免了重複計算。

22. DIME文件:美國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雙重獨立地圖編碼文件。它含有調查獲得的地理統計數據代碼及大城市地區的界線的坐标值,提供了關于城市街道,住址範圍以及與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統計數據相關的地理統計代碼的綱要圖。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取代了DIME文件。

空間數據的處理---------------------------------------------------------------------------------------------------------------------

23. 空間數據内插:即通過已知點或分區的數據,推求任意點或分區數據的方法。

24. 空間數據壓縮:即從所取得的數據集合S中抽出一個子集A,這個自己作為一個新的信息源,在規定的精度範圍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盡可能大的壓縮比。

25. 坐标變換:實質是建立兩個平面點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包括幾何糾正和投影轉換,他們是空間數據處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26. 仿射變換:是GIS數據處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種幾何糾正方法。它的主要特性為:同時考慮到因地突變形而引起的實際比例尺在x和y方向上的變形,因此糾正後的坐标數據在不同方向上的長度比将發生變化。

27. 數據精度:是考察數據質量的一個方面,即對現象描述的詳細程度。精度低的數據并不一定準确度也低。

地理信息系統空間數據庫 -------------------------------------------------------------------------------------------------------------------------------------------------------------------

28. 空間數據引擎:是一種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實現方法,即在常規數據庫管理系統之上添加一層空間數據庫引擎,以獲得常規數據庫管理系統功能之外的空間數據存儲和管理的能力。代表性的是ESRI的SDE。空間數據引擎在用戶和異種空間數據庫的數據之間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接口,它是一種處于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管理系統之間的中間件技術。使用不同廠商GIS的客戶可以通過空間數據引擎将自身的數據提交給大型關系型DBMS,由DBMS統一管理;同樣,客戶也可以通過空間數據引擎從關系型DBMS中獲取其他類型GIS的數據,并轉化成客戶可以使用的方式。

29. 數據庫管理系統:是操作和管理數據庫的軟件系統,提供可被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調用的軟件系統,支持可被多個應用程序和用戶調用的數據庫的建立、更新、查詢和維護功能。

30. 空間數據庫:是地理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物理存儲介質上存儲的與應用相關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總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結構的文件的形式組織在存儲介質之上的。

31. 空間數據模型:是關于現實世界中空間實體及其相互間聯系的概念,為描述空間數據組織和設計空間數據庫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空間數據模型由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和物理數據模型三個有機聯系的層次所組成。

32. 分布式數據庫:是一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在物理上分布于計算機網絡的不同結點上,而邏輯上屬于同一個系統。它具有分布性,同時在邏輯上互相關聯。

33. 對象-關系管理模式[/型]:是指在關系型數據庫中擴展,通過定義一系列操作空間對象(如點、線、面)的API函數,來直接存儲和管理非結構化的空間數據的空間數據庫管理模式。

空間分析的原理與方法 ----------------------

34. 緩沖區分析:是根據分析對象的點、線、面實體,自動建立他們周圍一定距離的帶狀區,用以識别這些實體或主體對鄰近對象的輻射範圍或影響度,以便為某項分析或決策提供依據。

35. 疊合分析:是指在統一空間參照系統條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區兩個地理對象的圖層進行疊合,以産生空間區域的多重屬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對象之間的空間對應關系。

36. 空間分析:是基于空間數據的分析技術,它以地學原理為依托,通過分析算法,從空間數據中獲取有關地理對象的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形态、空間形成、空間演變等信息。

37. 網絡分析:是運籌學模型中的一個基本模型,即對地理網絡和城市基礎設施網絡進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籌劃一項網絡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運行效果最好。

38. 透視圖:從數字高程模型繪制透視立體圖是DEM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應用。透視立體圖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體形态,非常直觀。與采用等高線表示地形形态相比有其自身獨特的優點,更接近人們的直觀視覺。調整視點、視角等各個參數值,就可從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繪制形态各不相同的透視圖制作動畫。

39. 網絡:是一個由點、線的二元關系構成的系統,通常用來描述某種資源或物質在空間上的運動。

40. 變量篩選分析:是通過尋找一組相互獨立的變量,使相互關聯的複雜的多變量數據得到簡化的空間統計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關鍵變量分析法等。

41. 變量聚類分析:是将一組數據點或變量,按照其在性質上親疏遠近的程度進行分類的空間統計分析方法。兩個數據點在m為空間的相似性可以用這些點在變量空間的距離來度量。

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模型----------------

42. 數字地面模型:簡稱DTM,是定義于二維區域上的一個有限項的向量序列,它以離散分布的平面點來模拟連續分布的地形。

43. 數字高程模型:當數字地面模型的地面屬性為海拔高程時,則該模型即為數字高程模型。簡稱DEM。

44. GIS應用模型:是根據具體的應用目标和問題,借助于GIS自身的技術優勢,使觀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體化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機理和過程。

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評價----------------------------------------------------------------------------

45. OGC:即OpenGIS 協會(OpenGIS Consortium)其目的是使用戶可以開放地操縱異質的地理數據,促進采用新的技術和商業方式來提高地理信息處理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lity),OGC 會員主要包括GIS 相關的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制造商,數據生産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等,其技術委員會負責具體标準的制定工作。

46. 數據結構:是地理實體的數據組織形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抽象描述。

47. 空間數據質量:是對空間數據在表達空間位置、空間關系、專題特征以及時間等要素時,所能達到的準确性、一緻性、完整性以及它們之間統一性的度量,一般描述為空間數據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誤差來表示。

48. 數字地球:是把浩瀚複雜的地球數據加以數字化、網絡化,變成一個地球信息模型計劃。是一種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數據、多種分辨率、三維的地球表達,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其核心思想有兩點:一是用數字化手段統一處理地球問題;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

49. 虛拟現實:也稱虛拟環境或人工現實,是一種由計算機生成的高級人機交互系統,即構成一個以視覺感受為主,也包括聽覺、觸覺、嗅覺的可感知環境,演練者通過專門的設備可在這個環境中實現觀察、觸摸、操作、檢測等試驗,有身臨其境之感。

50. 地圖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點(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極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點(用緯度和精度表示)之間的函數關系。

51. 投影轉換:是從一種地圖投影變換為另一種地圖投影。其實質是建立兩平面場之間及鄰域雙向連續點的一一對應的關系。

52. 虛拟地理環境:簡稱VGE,是基于地學分析模型、地學工程等的虛拟現實,它是地學工作者根據觀測實驗、理論假設等建立起來的表達和描述地理系統的空間分布以及過程現象的虛拟信息地理世界,一個關于地理系統的虛拟實驗室,它允許地學工作者按照個人的知識、假設和意願去設計修改地學空間關系模型、地學分析模型、地學工程模型等,并直接觀測交互後的結果,通過多次的循環反饋,最後獲取地學規律。

53. 高斯--克呂格投影:是一種橫軸等角切橢圓柱投影。它是将一橢圓柱橫切于地球橢球體上,該橢圓柱面與橢球體表面的切線為一經線,投影中将其稱為中央經線,然後根據一定的約束條件即投影條件,将中央經線兩側規定範圍内的點投影到橢圓柱面上從而得到點的高斯投影。

54. utm投影:全球橫軸墨卡托投影的簡稱。是美國編制世界各地軍用地圖和地球資源衛星象片所采用的橫軸墨卡托投影的一種變型投影。它規定中央經線長度比為0.9996。

55. 電子地圖:當紙地圖經過計算機圖形圖像系統光——電轉換量化為點陣數字圖像,經圖像處理和曲線矢量化,或者直接進行手扶跟蹤數字化後,生成可以為地理信息系統顯示、修改、标注、漫遊、計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圖數據文件,這種與紙地圖相對應的計算機數據文件稱為矢量化電子地圖。

56. [空間]元數據:是指描述空間數據的數據,它描述空間數據集的内容、質量、表示方式、空間參考、管理方式以及數據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間數據交換的基礎,也是空間數據标準化與規範化的保證,在一定程度上為空間數據的質量提供了保障。

57. Web地理信息系統(WebGIS):是Web 技術和GIS技術相結合,即利用Web 技術來擴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統的一項新技術。從WWW 的任一個節點,Internet用戶可以浏覽WebGIS 站點中的空間數據、制作專題圖、進行各種空間檢索和空間分析。

58. 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OpenGIS):OpenGIS(Open Geodata Interoperation Specification,OGIS-開放的地理數據互操作規範)由美國OGC提出。其目标是,制定一個規範,使得應用系統開發者可以在單一的環境和單一的工作流中,使用分布于網上的任何地理數據和地理處理。它緻力于消除地理信息應用之間以及地理應用與其它信息技術應用之間的藩籬,建立一個無“邊界”的、分布的、基于構件的地理數據互操作環境,與傳統的地理信息處理技術相比,基于該規範的GIS軟件将具有很好的可擴展性、可升級性、可移植性、開放性、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59. GIS互操作:互操作是指在異構環境下的兩個或多個實體,盡管它們實現的語言、執行的環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協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務。這些實體包括應用程序、對象、系統運行環境等。空間數據的互操作針對異構的數據庫和平台,實現數據處理的互操作,與數據轉換相比,它是“動态”的數據共享,獨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間數據共享的發展方向。

60. 組件式GIS:是采用了面向對象技術和組件式軟件的GIS 系統(包括基礎平台和應用系統)。其基本思想是把GIS 的各大功能模塊劃分為幾個組件,每個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個GIS 組件之間,以及GIS 組件與其它非GIS 組件之間,都可以方便地通過可視化的軟件開發工具集成起來,形成最終的GIS 基礎平台以及應用系統。

61.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即C/S結構,是一種分布式系統結構,在該體系中,客戶端通常是同最終用戶交互的應用軟件系統,而服務器由一組協作的過程構成,為客戶端提供服務。客戶機和服務器通常運行相同的微内核,一個客戶機/服務器機制可以有多個客戶端,或者多個服務器,或者兼而有之。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基于簡單的請求/應答協議,即客戶端向服務器提出信息處理s的請求,服務器端接收到請求并将請求解譯後,根據請求的内容執行相應操作,并将操作結果傳遞回客戶端。

62. NSDI:1994 年美國政府開始發展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通過确定元數據标準,要求各級政府機構采用元數據的方式在網絡上對其所生産的數據進行描述,達到各機構間數據生産和共享的目的。

63.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簡稱NII,是一個能夠給用戶随時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日用電子産品組成的完備的網絡系統。目前全球被廣泛采用的信息基礎設施就是因特網。

64. 3S技術:是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的集成應用,構成為整體的、實時的和動态的對地觀測、分析和應用的運行系統。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大腦,兩隻眼睛”的框架,即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區域信息以及空間定位,GIS進行相應的空間分析,以從RS和GPS提供的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并進行綜合集成,使之成為決策的科學依據。

65. GML:即地理标識語言,它由OGC于1999年提出,并得到了許多公司的大力支持。GML是XML在地理空間信息領域的應用。利用GML能夠表示地理空間對象的空間數據和非空間屬性數據,可以存儲和發布各種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制地理信息在Web浏覽器中的顯示。

66. LBS:移動位置服務(簡稱LBS),是利用一定的技術手段通過移動網絡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經緯度坐标),在電子地圖平台的支持下,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的一種增值業務。它是移動互聯網和定位服務的融合業務。

67. 網格GIS:是利用現有的網格技術、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空間信息網絡協議規範,形成一個虛拟的空間信息管理與處理環境,将空間地理分布的、異構的各種設備與系統進行集成,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空間信息應用服務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68. 空間信息格網:簡稱SIG,是一種彙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間信息資源,對其進行一體化組織與處理,從而具有按需服務能力的、強大的空間數據管理和信息處理能力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

69. 嵌入式GIS:是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的代表方向之一,它是運行在嵌入式計算機系統(PDA、手機、機頂盒等)上高度濃縮、高度精簡的GIS軟件系統。

70. 4D産品:數字高程模型(簡稱DEM)是在高斯投影平面上規則格網點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數據集。數字正射影像圖(簡稱DOM)是利用數字高程模型對掃描處理的數字化的航空相片 / 遙感相片(單色 / 彩色),經逐象元進行糾正,再按影像鑲嵌,根據圖幅範圍剪裁生成的影像數據。數字線劃地圖(簡稱DLG)是現有地形圖上基礎地理要素的矢量數據集,且保存要素間空間關系和相關的屬性信息。數字栅格地圖(簡稱DRG)是紙質地形圖的數字化産品。每幅圖經掃描、糾正、圖幅處理及數據壓縮處理後,形成在内容、幾何精度和色彩上與地形圖保持一緻的栅格文件。

71. 地理編碼:是為識别點、線、面的位置和屬性而設置的編碼,它将全部實體按照預先拟定的分類系統,選擇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實體的屬性特征和幾何坐标的數據結構記錄在計算機的存儲設備上。

72. 空間信息可視化:是地理信息處理的窗口與處理結果的直觀表達形式,因而是決策的直觀依據。隻有把空間數據庫中的海量數據轉換為直觀的圖形信息,地理信息處理結果才能為規劃、管理與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

73. 空間數據倉庫:空間數據倉庫是指支持管理和決策過程的、面向主題的、集成的和随時間變化的、持久的和具有空間坐标的地理數據的集合。

74. 數據挖掘:是從數據中提取隐含的、先前不知道的和潛在有用的知識的過程。

75. 空間數據融合:是指多種數據合成後,不再保存原來的數據,而産生了一種新的綜合數據,數字地球的多種數據融合,包括多種分辨率數據,多維數據以及不同類型數據的融合,并且需要将融合得到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表現,通常是将數據疊加在數字高程模型上,形成三維立體景觀影象。實現數字地球中的空間數據融合,需要地理數據互操作以及高速網絡的支持。

76. 掃描矢量化:在掃描後處理中,需要進行栅格轉矢量的運算,一般稱為掃描矢量化過程。掃描數字化采用高精度掃描儀将圖形、圖象等掃描并形成栅格數據文件,再利用掃描矢量化軟件對栅格數據文件進行處理,将它轉換為矢量圖形數據。

77. 屏幕跟蹤矢量化:掃描矢量化可以自動進行,但是掃描地圖中包含多種信息,系統難以自動識别分辨,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常常采用交互跟蹤矢量化,或者稱為半自動矢量化。

78. 元胞自動機:簡稱CA,是定義在一個具有離散、有限狀态的元胞組成的元胞空間上的,按照一定局部規則,在離散的時間維上演化的動力學系統。元胞自動機的基本單元是元胞(Cell),每個元胞具有一個狀态,這個狀态隻能取有限狀态集中的一個;這些元胞規則地排列在被稱為“元胞空間”的空間格網上;它們各自的狀态随着時間變化,根據一個局部的規則來進行更新,即一個元胞在某時刻的狀态取決于且隻取決于該元胞周圍鄰域元胞的狀态;元胞空間内的元胞依照此局部規則進行同步的狀态更新,整個元胞空間則表現為在離散的時間維上變化。

79. 計算機網絡:是指實現計算機之間通訊的軟件和硬件系統的統稱,從廣義上講,利用磁盤在兩台微機之間拷貝數據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網絡。它的更加具體的定義是“以共享資源為目的,通過數據通訊線路将多台計算機互聯而組成的系統”,共享的資源包括計算機網絡中的硬件設備、軟件或者數據。

80. 等值線:等值線系指在地圖上通過表示一種現象的數量指标的一些等值點的曲線。等值線法宜用于表示地面上連續分布而逐漸變化的現象,并說明這種現象在地圖上任一點的數值或強度。

81. 層次分析法:即AHP法,是系統分析的數學工具之一,它把人的思維過程層次化、數量化,并用數學方法為分析、決策、預報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據。它把相互關聯的要素按隸屬關系分為若幹層次,請有經驗的專家對各層次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給出定量指标,利用數學方法綜合專家意見給出各層次各要素的相對重要性權值,作為綜合分析的基礎。

82. ODBC:是一個用于訪問數據庫的統一界面标準。它實際上是一個數據庫訪問庫,它最大的特點是應用程序不随數據庫的改變而改變。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使用驅動程序(driver)來提供數據庫獨立性。而driver 是一個用以支持ODBC 函數調用的模塊,應用程序通過調用驅動程序所支持的函數來操縱數據庫,不同類型數據庫對應不同的驅動程序。

83. 質心:是描述地理對象空間分布的一個重要指标。通常定義為一個多邊形或面的幾何中心。在某些情況下,質心描述的是分布中心,而不是絕對幾何中心。

84. 地圖符号:是表達地圖内容的基本手段,它不僅能表示事物的空間位置、形狀、質量和數量特征,而且還可以表示各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及區域總體特征。

85. 節點(node)/頂點(vertex):節點表示線的終點和起點。在圖中的數據元素通常稱作頂點。

86. 地籍:是記載土地的位置、界址、數量、質量、權屬和用途(地類)等基本狀況的簿冊。

87. 多媒體技術:是指能夠同時捕捉、處理、編輯、存儲和播放兩種以上不同類型信息媒體的技術。

88.影像地圖photo map

以航空和航天遙感影像為基礎,經幾何糾正,配合以線劃和少量注記,将制圖對象綜合表

示在圖面上的地圖。

89.圓柱投影cylindrical projection

以圓柱面為承影面的一類投影。假想用圓柱包裹着地球且與地球面相切(割),将經緯網投

影到圓柱面上,再将圓柱面展開為平面而成。

90.圓錐投影conic projection

以圓錐面為承影面的一類投影。假想用圓錐包裹着地球且與地球相切(割),将經緯網投影

到圓錐面上,再将圓錐面展開為平面而成。

91.栅格結構raster structure

以栅格矩陣為基礎的地理空間數據的組織方式。

92.栅格數據Raster Data

按格網單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顔色的陣列數據。栅格數據的每個元素可

用行和列唯一地标識,而行和列的數目則取決于栅格的分辨率(或大小)和實體的特性。

93.正射影像地圖orthophoto map

附有等高線的正射影像圖。

94.正射影像圖ortho-photo map

用正射像片編制的帶有公裡格網、圖廓内外整飾和注記的平面圖。

95.直角坐标網rectangular grid

按平面直角坐标劃分的坐标格網。同義詞:公裡網

96.制圖專家系統cartographic expert system

利用計算機人工智能技術,模拟地圖制圖專家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地圖制作的軟件系統。

97.屬性Attribute

一個目标或實體的數量或質量特征。

98.屬性精度attribute accuracy

指所獲取的屬性值(編碼值)與其真實值的符合程度。

99.專題地圖thematic map

着重表示自然或社會現象中的某一種或幾種要素,即集中表現某種主題内容的地圖。

100.自然地圖.Physical map

反映自然環境各要素或現象的空間分布規律、區域差異及其相互關系的地圖。

101.坐标變換Coordinate Transfer

采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将一種坐标系的坐标變換為另一種坐标系的坐标的過程。

102.坐标格網coordinate grid

按一定縱橫坐标間距,在地圖上劃分的格網。

103.跟蹤數字化tracing digitizing

地圖數字化方法之一。利用手扶跟蹤數字化儀,将地圖圖形轉換成矢量數據的方法。數字

化時随着标示器的移動,順序、實時記錄當前點的平面坐标值。

104.國際标準International Standard)

由國際标準化機構正式通過的标準,或在某些情況下由國際标準化機構正式通過的技術規

定。通常包括下述兩方面的标準:

105.國家基本圖national basic map

根據國家具體情況所确定的一種(或幾種)比例尺的具有通用性、基礎姓的地圖。

106.海圖chart

以海洋為主要描繪對象的地圖。

107.航空遙感aerial remote sensing;airborne remote sensing

以空中的飛機、直升機、飛艇、氣球等航空飛行器為平台的遙感。

108.航天遙感space remote sensing;space borne remote sensing

在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以人造衛星、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火箭等航天飛行器為

平台的遙感。同義詞:太空遙感

109.紅外遙感infrared remote sensing

遙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紅外波段範圍之内的遙感。

110.環境資源信息系統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

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把資源環境信息按照空間分布及屬性,以一定的格式輸入、處理、

管理、空間分析、輸出的計算機技術系統。

111.集成數據integrated data

集矢量數據、栅格數據二者為一體的混合型數據。同義詞:綜合數據。

112.幾何配準geometric registration

将不同時間、不同波段、不同遙感器系統所獲得的同一地區的圖像(數據),經幾何變換使

同名像點在位置上和方位上完全疊合的操作。

113.計算機地圖制圖computer cartography

根據地圖制圖學原理和地圖編輯計劃的要求,以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作為主要的制圖工

具,應用數據庫技術和圖形的數字處理方法,實現地圖信息的獲取、轉換、傳輸、識别、

存儲、處理和顯示,最後輸出地圖圖形的過程和方法。同義詞:自動制圖;數字地圖制圖

114.加密算法Encryption Algorithm

被定義為從明文到密文的一種變換,它分為常規加密算法(又稱對稱加密算法)和公開密

鑰加密算法(又稱非對稱加密算法)。

115.監督分類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根據已知訓練區提供的樣本,通過選擇特征參數,建立判别函數以對各待分類影像進行的

圖像分類

116.剪裁clipping

以窗口為界剪去超出顯示屏邊界的圖形部分的過程或功能。

117.近紅外圖像nearing fared image

以遙感器接收目标物反射或輻射近紅外譜段所形成的圖像。

118.精度Accuracy

觀測結果、計算值或估計值與真值(或被認為是真值)之間的接近程度。

119.可見光遙感visible spectral remote sensing

遙感器工作波段限于可見光波段範圍之内的遙感。

120.可視化visualization

在計算機動态、交互的圖形技術與地圖學方法相結合的基礎上,為适應視覺感受與思維而

進行的空間數據處理、分析及顯示的過程。

121.客戶機/服務器結構Client / Server Structure

它是一種分布式計算機體系結構,充分利用中央處理機和服務器,采用智能終端,把數據

和程序放在服務器上,工作業務專門化,每台計算機可專門設置一種功能,可把應用分為

前、後台放在計算機上,在網絡上隻傳遞請求和應答,而不是大量的程序和數據,這樣也

減少了網絡通信量。

122.空間參照系統SpatiaI Reference System

确定地理目标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的統稱。平面坐标系分為國家坐标系

和獨立坐标系;高程系分為國家高程系和地方高程系。

123.空間數據SpatiaI Data

用來表示空間實體的位置、形狀、大小和分布特征諸方面信息的數據,适用于描述所有呈

二維、三維和多維分布的關于區域的現象。空間數據的特點是不僅具有實體本身的空間位

置及形态信息,而且還有實體屬性和空間關系(如拓撲關系)信息。

124.空間數據記錄格式Record Format for SpatiaI Data

空間數據在傳輸、處理和存貯過程中的記錄形式,包括數據記錄格式和文件記錄格式,分

邏輯記錄格式和物理記錄格式。

125.空間數據交換格式Transfer Format for SpatiaI Data

指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統或地理信息系統與其他信息系統之間實施空間數據雙向交換時采

用的數據格式,這些格式包括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等。

126.空間數據結構SpatiaI Data Structure

空間數據結構是指空間數據在計算機内的組織和編碼形式。它是一種适合于計算機存貯、

管理和處理空間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地理實體的空間排列和相互關系的抽象描述。它是對

數據的一種理解和解釋。

127.空間數據轉換spatial data transfer

将空間數據從一種表示形式轉變為另一種表示形式的過程。

128.雷達圖像radar image

雷達向目标物發射無線電波,然後接收散射回波所形成的圖像。

129.立體影像地圖stereo photo map

由一張正射影像地圖和一張立體配對影像圖組成的地圖。

130.邏輯兼容logical consistency

空間數據在邏輯關系上的一緻性。同義詞:邏輯一緻性

131.面狀符号area symbol

指所代表的概念可認為是空間的面的符号。符号的範圍同地圖比例尺有關。

132.模式識别pattern recognition

利用計算機對圖形或影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别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對象的技

術。

133.目視判讀visual interpretation

判讀者通過直接觀察或借助判讀儀以研究地物在遙感圖像或其它像片上反映的各種影像

134.平面圖P1an

在小範圍内隻表示地物要素及其平面位置而不表示起伏形态的地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