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的讀後感?《格列佛遊記》讀後感這個暑假,我讀了《格列佛遊記》,時至今日,主人公格列佛漫長的16年航海生活仍令我記憶猶新,并且充滿了好奇《格列佛遊記》是英國作家約翰·斯威夫特的成名作,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格列佛遊記的讀後感?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格列佛遊記》,時至今日,主人公格列佛漫長的16年航海生活仍令我記憶猶新,并且充滿了好奇。《格列佛遊記》是英國作家約翰·斯威夫特的成名作。
這本書的主要内容是:書中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個喜歡探險的人。第一次航海遇險後,他被俘虜了,被押送到小人國——利立浦特。那兒的人都稱他為“巨人山”。可是沒過多久,小人國養不起他了,他又來到了大人國,他隻有當地人的十二分之一那麼大,那兒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龐然大物。接着,他又來到了飛島,整個一座島都是飛行在空中的,在參觀完當地的科學院之後,最後來到了慧國,那兒和他的祖國完全是颠倒的,慧國是馬統治着人類。慧是馬,人類在那有個難聽的名字——野胡。在慧國裡,野胡就是最低賤的動物,一切重體力活都是他們幹。在那兒,慧覺得野胡是最沒理智的動物,但格列佛在一次談話中對他的馬主人說:“在我們的國度裡,最有理智的就是野胡。”他在一次海難中流落小島,進入了小人國、巨人國、飛島、慧國。在他與各國人交流時,對他們關于人類的古怪看法感到不解。随着遊曆許多國家,他漸漸發現各國的人異口同聲地對人類的好戰、腐敗等極其反感。後來,格列佛扪心自問:為什麼人類要戰争、撒謊、詐騙和殘殺同類呢?
是啊,人類的确是最有理智的動物,但是有的人類借着這個條件非但不做好事,而且橫行霸道,甚至于有些人還走上犯罪的道路。就跟主人公的馬主人說的一樣:“人類有了理智就專幹壞事,其實人類是最可恥的動物”雖然這話說得有些極端,但是我覺得至少他說出了人類不好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内心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在這裡,我們不需要去探究“慧”和“野胡”的真實性,而是要知道作者寫這本書的本意所在,他通過寫這篇遊記(尤其是最後一卷——慧國遊記)旨在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抨擊當時社會的種種黑暗與罪惡。借鑒“慧”與“野胡”這種關系來表達他心中想要的那種生活——也就是推翻黑暗社會、廣大勞苦大衆翻身做主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向往骃國,在那裡一切都是真實的,沒有“撒謊”、“欺騙”,他們的國家非常和平。但願我們人類也能像“慧”國那樣,少一些罪惡,少一些虛假。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擁有一個祥和、文明的社會而努力吧!
約翰·斯威夫特借《格列佛遊記》一書猛烈抨擊了英國當時黑暗的社會,使很多人看清了社會的醜惡,并知道應該向哪個方向前進。我喜歡此書,是因為作者并沒有直接向英國的黑暗統治開炮,而是用格列佛的遭遇間接諷刺了腐敗的社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