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練過氣功的人都知道,元氣的化生和運作需要保持心神的虛靜無欲。《道德經》一章雲:“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十六章雲:“至虛,極也;守靜,笃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複也。”對于修行修煉而言,恒無欲——經常保持無知無欲的狀态,至虛極、守靜笃,産生的結果是什麼呢?不就是元氣的化生和運作嘛!而老子在“至虛,極也;守靜,笃也”之語後,緊接着說“萬物旁作,吾以觀其複也”,那麼“萬物”不是代指元氣,又是指的什麼呢?如果是指自然界中的萬物,那麼“吾以觀其複也”又怎麼能夠至虛極、守靜笃呢?
再聯系二十九章“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強或锉,或陪或堕”之語來看,是什麼物在行、什麼物在随?什麼物是熱的、如何去吹?什麼物是強的、又如何去锉呢?難道老子什麼也不做,就這樣“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強或锉,或陪或堕”,去看萬物“各複歸于其根”嗎?他作為周室的守藏史,有那些時間和精力嘛!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呢?況且,這與之前之後所言的“恒無欲”、“無知無欲”、“無為”、“無事”等說法也是相矛盾的。
因此說,解讀《道德經》是有秘訣的;在道家道教典籍中,“物”與“萬物”多代指元氣,這一點毋庸置疑。
圖片來自網絡
這在《西升經》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其《身心章第二十四》雲:“身之虛也而萬物至,心之無也而和氣歸。”其《無思章第二十五》雲:“老君曰:智士無思慮之變,常空虛無為恬靜,修其形體,而萬物育焉。”如果“萬物”不是代指元氣,那麼“身之虛”與“萬物至”、“無思慮之變,常空虛無為恬靜,修其形體”與“萬物育”之間又有什麼關系呢?根本解釋不通。
《莊子·在宥》雲:“雲将曰:‘吾遇天難,願聞一言。’鴻蒙曰:‘心養。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堕爾形體,黜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雲雲,各複其根,各複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雲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其中“物”與“萬物”也是代指元氣,“物忘”則是指物我兩忘的精神狀态。
為什麼在道家道教典籍中多以“萬物”來代指元氣呢?《陰符經》雲:“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意思是:自然之道是虛空寂靜的,所以天地和萬物才能夠化生長育。而人若能保持清虛靜定,至虛極、守靜笃,元氣也會自然而然地化生并運作。所以說以“萬物”代指元氣、以萬物生化喻元氣生化,很形象也很貼切,同時還能達到含義隐晦不被世人知曉的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