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陝西曾經發生過較大的地震,這是因為這裡有地震帶,那麼,大家清楚陝西地震帶分布在哪裡?陝西省地震帶分布情況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陝西地震帶分布
陝西地震帶分布主要是在地震活動水平和強度較弱的華南地震區的漢水地震帶(或長江中遊地震帶),陝南西部部分地區屬地震活動強度和頻度高的青藏高原地震區的龍門山地震帶的一部分。
陝西省曆史上發生的較大規模地震
通過相關的曆史文獻資料發現,陝西發生大規模地震的次數還不少,比較典型的有:
公元前7年的漢代,在現西安市附近發生過6級左右的地震。
公元788年的唐代,在現安康市發生過6.5級地震。
公元793年的唐代,在現渭南、華縣一帶發生過6級左右的地震。
公元1487年的明代,在現臨潼、鹹陽一帶發生過6.2級地震。
公元1501年的明代,在現渭南發生過7級大地震。
公元1556年的明代,在現華縣發生過8.2級大地震,這也是目前世界地震曆史上有記載的破壞力最大、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公元1568年的明代,在現西安市發生過6.7級地震。
公元1704年的清代,在現寶雞市隴縣發生過6級地震,這也是有記載的陝西發生過的最近一次6級以上地震。
以上以規模較大地震的位置可以看出,主要集中陝西省的中部以及偏西、偏北的橫線附近,也就是說集中在渭河斷裂帶上。而根據渭河斷裂帶的曆史記載,該區域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之多,表明該斷列帶在400年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内處于非常活躍的階段。
在不同環境中怎樣避震?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避震要點:
避震應選擇室内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扼住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随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