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于什麼

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于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4:23:03

  最初來源于古代的棺木,古時的棺木不像現在這樣是一個四方的匣子,而是隻有底和蓋兩個部分,在人去世後,就把人放在中間,再用皮條把底和蓋捆在一起,橫着捆三道,豎着捆兩道,又因為橫着的木闆長,縱着的木闆短,就有“三長兩短”一說。

  成語“三長兩短”最初來源于什麼 

  《禮記·檀弓上》有如下記載:“棺束,縮二,衡三”。“棺束者,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縮二者,縮縱也。縱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橫束者三行也”。

  翻譯過來就是:古時的棺木因為沒有釘子,所以隻能用皮條把棺材底和蓋捆在一起。橫着捆三道,豎着捆兩道,又因為橫着的木闆長,豎着的木闆短,所以就有“三長兩短”一說。雖然發展到後來大家開始用釘子釘棺蓋,棺木也不像以往那麼簡陋,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的皮條也因為無用武之地而消失,但這個詞語卻流傳了下來。

  當然,也有的說法認為“三長兩短”是指還沒有蓋上蓋子的棺材,因為不算蓋的話,棺材剛好由三塊長的木闆和兩塊短的木闆組成,而棺材是用來裝屍體的,所以“三長兩短”在使用時常表示有生命危險的事故或是指人的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