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好今天的思政課,可以從曆史中“取經”。但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時代變遷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一方面,這是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技術日新月異,平台五花八門,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思想紛繁、價值多元成為社會的常态。一方面,當代青年體現出了鮮明的代際特征,呈現出高度分化、訴求各異的“原子”狀态。貼标簽式的總體定性,已經涵蓋不了城鄉地域、教育水平、年齡性格等的具體差異和偏好。種種情況交織,繪就了一個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複雜的圖景。
2、我們既要借鑒曆史經驗,也不能忽視時代特色。總體來說,“我說你聽”的灌輸式教育效果不彰,啟發式、讨論式教學應當成為方向;高高在上的授課内容隻會“招黑”,找到思想政治與青春人生的結合點,搭乘新技術的潮流快車,才能讓同學們“擡起頭來”。
3、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思政課肩負的重任以及我們對思政課的期待,終歸要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師隊伍來“變現”。正所謂“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作為一名優秀的靈魂工程師,既要自己真信、真懂、真用,也要深谙青年人的所思所想、直面青年人的現實困惑,像一個轉化器一般,将宏大道理春風化雨地傳授給未來一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