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籍記載,中國象棋是早于國際象棋的。中國象棋起源于古代中觀,但是具體的年代無從考證,最早記錄象棋的著作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由此可見中國象棋的發明時期是遭遇春秋戰國時期的,而國際象棋起源于古印度,前身是公元2-4世紀的“恰圖蘭加”。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哪個發明時間長
中國象棋的發展經曆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關于其起源和發展,最為有名的說法是漢代的韓信發明制作了中國象棋,而中國象棋裡面的楚河漢界就還保留了當年楚漢之争的痕迹。
中國象棋在北宋末年定型為近代的樣式,共有32枚棋子,帶有河界的棋盤等,到了南宋時期已經成為了當時極為廣泛流傳的棋藝活動,甚至還出現了記錄規則以及下法的《棋經論》、《象棋神機集》等著作。
國際象棋的由來簡介
國際象棋起源于古印度,大約在公元2-4世紀時,印度出現了一種名為“恰圖蘭加”的棋具,這就是國際象棋的前身,恰圖蘭加在10世紀之後經過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到了11世紀末遍布歐洲大陸,并極為盛行,并稱為騎士教育的“七藝”之一,後來,國際象棋經過多種改進和變革,到15-16世紀的時候才變成今天人們熟悉的樣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