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西瓜:立秋時江浙地區有吃西瓜的習俗,在民間被稱為“啃秋”;2、貼秋膘:老北京立秋的習俗是貼秋膘,通過吃肉食來補充夏天掉的膘;3、吃茄子:民諺中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說法;4、吃福圓:在台灣地區,将龍眼稱為福圓,有吃福圓的習俗。
立秋的時候吃什麼東西
1、吃西瓜
在中國江浙地區,立秋的時候有吃西瓜的習俗,也被稱為“啃秋”,這一點在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中就有記載。從養生的角度,立秋這天吃西瓜也是一年中最後一次吃西瓜,立秋後天氣會慢慢下降,吃涼性的食物會對腸胃遭成不利影響。
2、貼秋膘
老北京時,立秋有一種習俗叫吃秋膘,也就是吃肉食,用來将夏天沒胃口吃東西,身上掉的膘給補回來,不過立秋後人的腸胃功能會變弱,所以吃肉不能吃太多,最好等天氣開始涼下來之後再多補充肉食。
3、吃茄子
在民諺中,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說法,立秋之時正式吃茄子的好時候,烹饪之後具有肉的口感,對于當時并不富裕的人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食物,且茄子裡面營養豐富,食用後對身體也有一定好處。
4、吃福圓
在我國台灣省,立秋的時候有吃“福圓”的習俗,立秋的時候是閩南地區龍眼的盛産期,而台灣人相信吃了龍眼肉會庇佑子孫,封官進爵,所以又将龍眼稱為“福圓”,代表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