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仿崔颢黃鶴樓一首詩

李白仿崔颢黃鶴樓一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4 17:12:55

李白因為崔颢的《登黃鶴樓》詩而擱筆可能是真的,但因年代久遠,不易考證。

崔颢《黃鶴樓》原詩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餘 黃 鶴 樓。

黃 鶴 一 去 不 複 返,

白 雲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曆 曆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鄉 關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傳李白遊黃鶴樓時,面對楚天美景,壯闊江面。興緻很高,正準備揮毫題壁,突然見到崔颢題詩壁上,讀完黯然擱筆。

并寫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還憤然言之"一拳搗毀黃鶴樓,一腳踢翻鹦鹉洲",以表達自己的嫉妒疾憤之情。

可以想見當李白看到了崔颢的《黃鶴樓》題詩後,崔詩對他的震動之大,他肯定從内心裡認為,再怎麼寫都無法超越崔颢的詩了,于是黯然擱筆。

崔颢之後,又曆多代,詩人才子,史上留名的也很多,但又有多少人在黃鶴樓上題詩的呢?即使有又有誰的詩能超過崔颢的呢?

當世遊黃鶴樓的人很多,自負才名的人可能也大有人在,也可以嘗試一下去寫黃鶴樓的詩,也可以跟崔颢比一比。

看現代人有誰能寫出一首關于黃鶴樓的好詩超越崔颢的這首詩。

一首詩能流傳千載自有他的過人之處。天時地利人遇,隻有機緣巧合方能成就名篇。

全唐詩中沒有留下崔颢多少詩歌,他的名氣也無法與李白、杜甫、王維等同時代的人相提并論。

但他的這首詩确實是寫得太好了,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七言詩中,本人認為也隻有杜甫的《登高》可與之媲美。

唐七言詩中第一第二之争也是這兩首,雖有文無第一之說,但唐詩對後世影響很大,崔颢這首推崇備至的《黃鶴樓》一直被衆多名家認為唐七言詩第一。

後李白據傳是摹仿崔颢的《黃鶴樓》詩寫了一首《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遊,

鳳去台空江自留。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同樣也是流傳千古的好詩,但從李白的這首詩可以看出,他摹仿的痕迹很多,甚至用的音韻都一樣,可見崔颢的詩對他的啟發和影響有多大。

千古文章一大抄,詩歌也是這樣!

也許李白在黃鶴樓上看見崔詩擱筆後,心中肯定還是念念不忘,以李白的傲氣、才氣和詩名能服過幾人?

他隻在前輩面前寫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在《上李邕》中酸酸地寫道"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想來李白對崔颢的好詩還是耿耿于懷的,數年後登上一江之濱的金陵鳳凰台終于又觸及他的心病和傲氣,于是想方設法寫下這篇《登金陵鳳凰台》。

雖然明知無法超越,但改一改,抄一抄,借用一下,還是想和崔颢比一比的。

在唐朝以詩論優劣的特殊時代,不再寫一首好詩與崔颢比一下,也不是李白的風格。随便讓詩仙甘拜下風,就此吞聲擱筆,是調高言大的李白所能容忍的嗎?

寫這首詩就是李白心中塊壘未忘的表現。從而也證明了李白因為崔颢的詩擱筆所言并非空穴來風,很可能民間傳說是真的。

後來李白又寫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

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鹦鹉洲》

鹦鹉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鹦鹉名。

鹦鹉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三首詩,皆與黃鶴樓和鹦鹉洲有關。可見李白對黃鶴樓及崔颢詩的在意程度。

當然崔颢的《黃鶴樓》詩之所以千古傳誦,自有它好的道理。這首詩前寫景後抒情,一氣貫注,渾然天成。

詩人從黃鶴樓的命名由來,神話傳說,即費祎(是否是蜀漢四丞相之一的費祎,沒有考證)跨鶴雲舉而去的傳說落筆,引發興歎。

興起仙人不見之憾,感歎仙去樓空,鶴去不返。曾經雲舉黃鶴費祎而去的白雲因不再托舉仙人仙鶴也似乎隻能千載空悠悠的無所事事了!徒增世事茫茫之慨。

詩意洶湧,詩句也一瀉而下,奔騰暢遂,讀來琅琅上口,毫無滞礙。

後四句寫曆曆在目的晴川碧草,漢陽綠樹,日暮江波,煙蒙霧浩的壯闊長江暮色裡羁旅鄉思。

縱筆而下,氣象萬千,情境交融,一幅生動的畫面如在眼前。

千百年來人們讀罷掩卷而思,那煙波江上的一腔思鄉之愁如不散的煙霧久久地萦繞在人們的心間。

這就是這首《黃鶴樓》詩的魅力所在。也是李白讀罷不得不擱筆的原因。

李白仿崔颢黃鶴樓一首詩(崔颢一首登黃鶴樓詩)1

李白仿崔颢黃鶴樓一首詩(崔颢一首登黃鶴樓詩)2

李白仿崔颢黃鶴樓一首詩(崔颢一首登黃鶴樓詩)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