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家經濟發展速度進入新常态,疊加疫情以及個人資金調配不當等因素影響,一部分人員出現信貸逾期,成為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催收對象。如何進行債務重組、減免債務或者延長還款期限,減少債務逾期對自己工作生活的影響,成為這部分人員的緊迫需求。
01
有需求就有市場,從開始的分享反催收經驗到讓債務人授權處理債務,一個打着幫助逾期債務人處理債務的群體産生,即所謂的“反催收聯盟”。
對此,銀保監會已于2021年2月26日明确表态,要加強對“反催收聯盟”等違法違規網絡聯絡組的治理,将“反催收聯盟”定性為“違法違規組織”。
不可否認,由于監管措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不規範催收的現象仍然存在。對此,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會同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規範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嚴厲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如果遇到非法催收情形,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采取向銀保監會投訴或者報警等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02
若寄希望于反催收聯盟,企圖惡意逃避催收,則可能因此上當受騙。
不法人員通過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講解應對催收、處理負債的“教學視頻”,傳授所謂的“反催收方法”。引導債務人授權處理債務,獲取債務人身份信息、銀行卡号等個人信息,從而收取欠款金額5%-15%不等的服務費。
近期,央視經濟信息聯播節目《減債降息明碼标價,反催收漸成黑灰産業》專門報道了反催收聯盟運作全過程。
其實,所謂的反催收措施,并不能真正地幫助債務人減免債務、延遲還款期限。其中不少人不但沒有達到減債的目的,反而掉入“反催收”陷阱,一步一步的被騙取錢财。不法人員通過幫助債務人減免債務的幌子進行詐騙,并且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還将債務人的個人信息倒賣,導緻債務人不斷收到其他反催收的短信、電話推銷。
03
誠實信用是為人處世之本,在發生逾期之後,應當積極與銀行機構協商,向銀行機構反映自己真實的經濟情況。若符合銀行機構的相關政策,自然可以得到銀行減免債務或者延長還款期限的處理。而所謂的反催收聯盟提供的服務,能夠幫助債務人做到的也隻能是利用銀行機構的催收政策,幫助債務人獲得減免債務或者延長還款期限,而其他所謂的反催收措施,其實并不能起到什麼作用。
另外,個人征信系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部門統一管理,任何機構或者個人都無權修改或者删除相關信息,不要寄希望于通過任何人修改或者删除自己的不良征信。
【如何降低自身信貸逾期風險?】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一方面,要養成量入為出的消費理念,在經濟承受能力之内進行金融消費,避免因過度消費而造成信貸逾期。另一方面,平時要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識,具備認識金融産品利益和風險的能力,選擇适合自己的金融産品,避免超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隻有這樣才能既能享受金融産品提供的便利,又能最大限度避免出現信貸逾期。
///
文丨風信子
編輯丨人
圖丨網絡
<第1895期>
轉載請注明:黃埔檢察
( 入群請加小編zhf40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