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欽定四庫全書皇朝文獻通考

欽定四庫全書皇朝文獻通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02 02:49:42

  欽定四庫全書皇朝文獻通考(龍文鞭影卷二十四寒)(1)

  顗容王導 浚殺曲端

  yǐ róng wáng dǎo jùn shā qū duān

  【注釋】

  (1)顗:周顗,字伯仁,西晉東晉時人,東晉元帝(司馬睿)時官拜太子少傅、尚書左仆射、護軍将軍。

  (2)王導:西晉東晉時人,是輔佐司馬睿在江南建立東晉的大功臣。

  (3)浚:張浚,字德遠,是唐朝名相張九齡胞弟張九臯的後代子孫。為南宋抗金的名将。

  (4)曲端:字正甫,警敏知書,善屬文,長于兵略,為南宋抗金将領。其父渙,任左班殿直,戰死。端三歲,就被授給武臣的最低職級,之後順序升遷。

  【語譯】

  因為周顗的申辯,使得元帝寬容王導;由于見解不同,張浚冤殺無辜的曲端。

  【人物故事】

  西晉懷帝即位後,王導建議琅玡王司馬睿離開戰亂的北方,到安定富庶的南方去。王導的堂兄王敦也來到江南,兩人齊心幫助在南方毫無知名度的司馬睿建立聲望,當時人形容他們是:“王與馬,共天下”。

  後來北方懷帝、愍帝先後被匈奴擄去,形同亡國,于是司馬睿就在南方即帝位,建立東晉,是為元帝。王導、王敦因輔主有功而位高權重。王導在元帝身邊輔政,十分敬謹;王敦則擁兵駐外,卻喜愛遙控朝廷,常生叛變之心。而周顗私下對人說,王導好比是司馬睿身邊的管仲(管夷吾),朝政可以不用擔心。

  五年後,王敦叛變,進逼都城,元帝非常生氣。這時有大臣建議元帝趁機除去權勢過大的王氏,王導惶恐地領着随從跟子弟們在宮門外請罪。周顗匆匆去晉見元帝,極力申訴王導與叛變無關,請元帝不要降罪;出宮後仍不放心,又上書給元帝,請元帝務必相信王導的忠誠。最後元帝完全沒有怪罪王導。而王導全然不知周顗的暗中相助。

  其後王敦打敗了王導、周顗等的軍隊,攻破都城,元帝隻得忍辱讓百官都去拜見王敦。然而周顗對王敦言詞剛正,硬是讓王敦說不出話來;每見到周顗,就會臉熱到扇個不停,因此生起殺心。他問王導怎麼安置周顗好呢?讓他作三司(三公)嗎?王導不作聲。還是給他當尚書令或仆射?王導也不作聲。于是王敦說:“那就隻有殺掉他喽!”王導還是沒吭聲。就這樣周顗被捕遇害了。

  王導想起自己待罪宮門外,看到周顗正要往宮裡去,就呼喊周顗為他家上百條人命說情。周顗卻看都不看他一眼,隻顧往宮裡走,出來時對他同樣不理不睬。雖然王導渡過了滅門的風浪,卻放不下這股氣怨。王敦叛變這年,元帝極度抑郁而死。兩年後,王敦與司馬紹交戰,吃了敗仗也氣恨而死。王導終于在中書省看到周顗當年為他所上的表章,方知周顗之恩。

  王導悲泣不已,對兒輩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晉書》裡,記下了這段憾恨。

  曲端的事迹見于《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八〉中。

  能文能武的曲端有些恃才傲物。他很看不上他的長官王庶,每次王庶傳來命令,曲端就設法避開不接,要不就陽奉陰違暗中拖延,他總是自有主張,不屑聽王庶的。金國間諜得知兩人不和,王庶調動不了曲端,就使計讓王庶失援而棄守延安城。王庶無處可去,就帶着百餘人馬去到曲端軍營,曲端卻更看不起他。

  在軍營裡,曲端對長官王庶并不客氣,甚至責怪王庶失守。兩人交相責怪,曲端氣得想先殺掉他再說。後來,這事被知情的人向朝廷揭發。衆人議論曲端意圖殺害長官,有叛變嫌疑。曲端百口莫辯。幸好張浚挺身為他辯說才沒獲罪。

  張浚想藉曲端抗金的名聲,來壯大自己的軍威,于是延攬他,并舉行盛大儀式拜曲端為威武大将軍。過後才發現,曲端的戰略、見解都與己不容,就開始懷疑能不能用他。

  曲端有個副将吳玠,常打勝仗。一次與金兵對陣,先是獲勝,但金人整軍重來,吳玠稍有退敗,他以為曲端會前來支援,哪知曲端衡量輕重之後竟撤兵退守,金人就在該地大肆燒殺,損失慘重。事後吳玠質問曲端不援,曲端就彈劾吳玠不聽節制,兩人沖突很大。吳玠得知張浚正在用不用曲端上起猶豫,就表示用曲端不利張浚;這時王庶也從旁加以離間,而張浚都聽進去了,因為他正擔心曲端将來是否會受他的節制。

  王庶又拿曲端過去寫的一首詩,教張浚藉其中兩句告發曲端造反,說“不向關中興事業,卻來江上泛漁舟”是影射皇上的不是。曲端果真因此被下獄問罪,審訊他的人是康随。曲端一聽是康随提審,就知道自己活不成了。過去康随曾經忤逆曲端,被曲端鞭打背部,早就恨之入骨。曲端果然在康随酷刑下被虐殺了,死時才四十一歲。

  【說明】

  世間愛恨情仇的糾葛是很複雜的。人很難擺脫種種情的牽扯,就會失去準則而鑄下大錯。

  王導有驚無險地逃脫死罪,但他對周顗的冷漠很難釋懷,故而在周顗的生死關頭不發一語,以緻國之忠臣死于叛賊之手。直到真相顯現,王導自知恩将仇報,豈是愧疚終生可以抵償!

  曲端在軍事上雖有謀略及才幹,但自視高,每以自我為重,忽視他人感受,對上對下多生嫌隙,最終這些怨恨造成他無辜被害的結局。

  王導因私怨而害人,曲端因私怨而害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