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對于大多患者朋友來說十分陌生,因為不了解透析,認識透析不足,所以對透析會産生恐懼感,患者感到透析十分可怕,從而在心理上害怕透析,拒絕透析。認為隻要透析,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結束,也就出現了有的患者甯可失去生命也不接受透析的現象。所以,如果想讓患者接受透析,必須先讓患者認識透析,了解透析,才能從心理上接受透析。在透析認知方面,大多數朋友存在以下誤區,在本篇文章中所指的透析是血液透析:
1.認為透析時需要做大手術,并把患者的血全放來,再輸回去。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違背醫學常規的。這些患者朋友可能沒見過透析或隻看見血液在體外循環,不知道透析是如何進行的。其實透析并不需要做大手術,隻有在造内外瘘或插管,需要建立血管通路時才做一小手術, 這在很多大醫院門診就可以完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再說,醫院目前使用直接穿刺方法,不需要什麼手術。手術和透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面也講過,透析就是把患者的血從動脈端引出,經過人工腎清除毒素、水分及其他物質後再從靜脈端輸回患者體内,在體外循環的血液大約有200ml左右( 根據透析器大小,透析管路長短略有差異),占全身血液很小一部分(一個人全身血液占本人體重的7%~8%),而且血液的輸出和輸入是同時進行的。
2.認為隻要開始透析,自己的病情就十分嚴重了,根本無藥可救了。
這些患者朋友對自己的病情認識不足,對腎病也存在認識不清的問題。隻有當患者的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 用常規中西藥難以奏效,且尿毒症的并發症即将出現或已出現時,才給予透析治療;如腎衰患者心衰、高血鉀、單純毒素很高等等都是透析的适應證。但是,有個别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出現嚴重浮腫,用利尿劑效果不大或無效時也可進行透析,這并不表示透析的腎病綜合征患者的病情比腎功能不全但還未達透析标準的患者病情還嚴重。在我們醫院,透析是解決并發症問題,為腎病治療創造有利的内環境,以便協助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透析的患者經過治療,病情出現好轉,并最終回歸于社會。
所以希望廣大患者朋友能正确認識透析,才能更好讓這種醫療手段為我們服務,共同擁有好的生活質量!我是孫大夫,關注我,分享更多腎病知識!@南方健康 @頭條健康 @李青大夫 #頭條号健康科普挑戰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