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腺鼠疫還是其他類型鼠疫,因其發病急,死亡率高,而位列傳染病之首,鼠疫曾在國際上被稱為“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之一!什麼是腺鼠疫?腺鼠疫該怎麼防範?
感染鼠疫菌以後,臨床可表現為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型鼠疫等類型。腺鼠疫最為常見,通常表現為發熱和局部淋巴結腫大,治愈率高。肺鼠疫常表現為高熱、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咳血,由于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死率高。敗血型鼠疫症狀也較為嚴重,預後較差。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攜帶鼠疫菌的宿主動物主要是鼠、旱獺等齧齒類動物。自然條件下,我國帶菌動物主要分布在特殊環境中。
1. 避免接觸自然疫源地野生鼠類、旱獺等動物;
2. 避免接觸病死的齧齒類動物;
3. 與鼠疫病人保持一定距離;
4. 接觸鼠疫病人或自然疫源地的齧齒類動物後出現發熱等不适症狀時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