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憫農古詩素材

憫農古詩素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20:26:26

憫農古詩素材(惜糧憫農的文學)1

朱柏廬先生的《治家格言》,隻有短短的516字,但從誕生之日起流傳至今,有衆多書畫家、政治家為之書寫。例如常州汪洵、四川顔楷,都有四條屏傳世。福建林則徐、湖南黃自元書寫了字帖出版。畫家吳昌碩也于1877年書寫了隸書中堂。清代蘇州書法家姚孟起認為,懸挂正書《治家格言》乃家庭之必備。“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正是其中的金句。

稻米,我們賴以為生的食物,曾被古人賦予很多種名稱:稻、稌、秔、稴、秏,受關注的程度不難想象。粳、籼、糯,是對稻米大類的區分。米,何止是米。從前的人們比喻突然交好運,說“一跤跌在白米囤裡”,“米囤朝天”則意味着快要沒飯吃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曲脍炙人口的彈詞開篇《一粒米》,從細處講節約糧食,幾乎家喻戶曉。

糧食事關國計民生,文學從來不會缺席。讀《兩浙輶軒錄》(阮元編選),發現集清代三千餘家之大成的40卷詩集中,有大量作品以農事、農作、農情為題材,形象地刻畫農民的命運遭際。詩人中有官員,有學者,也有布衣,無不表達誠摯的同情之心。在數以千計的送贈詩、詠物詩、遊吟詩、漫興詩中,這些以“憫農”“惜糧”為主題的作品,一掃沉悶的案牍氣息,煥發出藝術的神采。

李良年,秀水(今嘉興)人,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著有《秋錦山房集》。他的《水車行》中有這樣的詩句:

吾鄉水車制渾樸,胼胝僅足輸官租。

吾将攬筆繪此圖,可惜江南水面平于鋪。

水車僅可施急水,倘欲移置徒區區。

古來财賦稱三吳,籲嗟民力何由蘇。

蘇浙一帶以富庶著稱,曆來是财賦重地,但豐饒的收成是農民汗水換來的。手腳胼胝,應對旱澇,僅夠交付官租。何時民力才能複蘇?令人嗟歎。

朱國權的《田家歎》與之異曲同工:

竟夜無眠直到曉,驚聽秧長麥黃鳥。

麥黃喜得充饑腸,秧長又怕傭錢少。

阿婦典衣供朝夕,田吏征賦入官厫。

天道人事何時足,空将兩耳聽布谷。

秀水貢生楊琯的《驅蝗》,似乎透視得更深一層:

歲在戊午七月初,甯隆邑中蝗滿疇。

捕之不勝幾束手,蔽野頃刻殘來牟。

上官馳檄急如火,下令未雨須綢缪。

縣中老翁心戰栗,壯夫郁郁眉鎖愁。

上下促迫心事惡,此事畢竟誰能籌?

……

我推物理洵不妄,臨事要在探源頭。

飛蝗成災,令上下都無比焦慮,他卻清楚指出:“臨事要在探源頭”。自然災害的源頭是什麼?恐怕要從某些人身上尋找,否則難以根治。楊琯曾當過江甯府同知,知道官場潛規則,也懂得老百姓的疾苦。根據他的後人楊樹本記載:“先大父治柏鄉,案無留牍,蝗不入境,囹圄一空。識者稱為政成三異。”他的憫農之情是從切身感受引發的。

錢塘(今杭州)人陸堦,曾主事萬松書院,從遊者甚衆。他的《晚秋刈禾課子》,在描寫了秋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後說:

我亦趨壟畔,晚日殊苦忙。

呼兒偕出作,耕讀兩不妨。

群佃分勤惰,終歲别稔荒。

是中具至理,課之有良方。

緻力于教學的學者,即使秋忙也不忘督促孩子一邊下田勞作,一邊抽空讀書,做到耕與讀互不妨礙。何況,農事管理也要學問。

屠廷楫的《米蟲》,則模拟詩人與谷倉内米蟲的對白,反諷饑荒之難:

汝為囷内蟲,我為囷外蟲。

各食天地物,等使饑量充。

我家八九口,強半雜兒童。

日須五六升,我計亦已豐。

……

但恐秋風來,瓶罄罍亦空。

我饑固常甘,汝徙将安從?

一家人每天消耗糧食十幾斤,平日是足夠了,但到了秋冬,米甕吃空了,我挨餓還是小事,你又該何去何從?一句“我饑固常甘,汝徙将安從”,竟讀得人酸楚難忍。

中國古史傳說中,神農氏為尋找充饑的植物,經受了“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艱險曆程,最後在荒野中選出了黍、稷、菽、麥、稻,華夏大地從此開始種植“五谷”,綿延至今。這,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初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