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是古代農耕時期的産物,那麼,古人最初是靠什麼來确定二十四節氣的?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古人最初是靠什麼來确定二十四節氣的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上古,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産物,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曆史積澱。它最初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古人根據北鬥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指導農業生産不誤時節。西漢武帝時期将"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采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來自三百多年前訂立的依據太陽黃陽度數劃,反映地球的回歸運動,寒暑季節的變化。在曆史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為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曆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幹支曆的基本内容。廿四節氣原依據鬥轉星移制定,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鬥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鬥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鬥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由于廿四節氣是以北鬥星鬥柄旋轉指向确定,因此這曆法也稱作"星辰曆"。
古人是如何發現節氣的發現節氣,古人用了三種天文學方法。
鬥轉星移法
古人觀測到,北極星是不動的,北鬥星圍繞北極星在轉動。每天傍晚觀測,北鬥星的鬥柄每隔一段時間轉一圈,這一圈就是一年。鬥柄的指向與季節高度對應。先秦的鹖冠子說:“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對鬥柄的不斷定位,一步步細分下來,就建立了節氣體系。
立竿見影法
地上物體的影子歸根結底是日影,古人發明了很專業的測量日影的工具,叫圭表。圭是水平放置的尺子,表是直立的杆子。日影最長的時候是冬至,日影最短的時候是夏至。從冬至到夏至,中間點是春分;從夏至到冬至,中間點是秋分。這樣一步步細分,二十四節氣确定下來。
黃赤交會法
到了明代,大科學家徐光啟,從傳教士那裡學習了西方的天文學和數學,發明了黃赤交會法。太陽在天球上的運行軌道叫黃道,地球赤道放大到天球上,就是天球赤道。太陽在黃道上每行進15度,就是一個節氣。由于地球在遠日點和近日點上的公轉速度有差異,所以從地球上看,太陽在黃道上走完每個15度角,時間上也有差異。這樣測算節氣就更為精确。天球赤道和黃道有兩個交會點,太陽到達這兩個交會點分别是春分和秋分,春分是黃經0度,秋分是黃經180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