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6 02:25:20

南歌子·又到開封有所見感懷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2

舊歲曾經過,今朝複又來。

開封城郭滿豪宅,隻是眼前難覓舊樓牌 。

大道馳車駕,街坊綴榭台。

時值六月少花開,幸有無邊綠意湧心懷!

說明:1. 字的平仄韻采用今韻(或稱新韻),即以新華字典的漢語拼音為準(第一、第二聲調為平韻,第三、第四聲調為仄韻)。該詞牌的詞譜平仄韻要求參照了王力老師所著的《詩詞格律》、謝桃坊老師所著的《唐宋詞譜粹編》、于海洲于雪梨老師的《詩詞曲賦常識十五講》、申忠信老師的《詩詞格律三十三講》等書,以下同。

2. 第一天下午五點鐘,抵達開封,晚上六點多鐘,遊覽七盛角景區。2004年也曾來過開封,但是那時隻是匆匆參觀了包公祠。撫今追昔,回思一路所聞所見,真的是滄海桑田,不由得感慨萬千,遂填此詞以記之。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五絕·開封城内宋代古皇宮偶感之一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5

寥落宋皇宮,湖邊隻影從。

晚來遊客過,時有歎徽宗!

說明:1、第二句的意思是“宋皇宮矗立在湖邊,隻有其湖中倒影與其常伴在一起”。

2、最後一句的“徽宗”,指的是北宋的亡國之君宋徽宗,因為他的腐敗無能,窮奢極欲,最終加速并導緻了曾經富庶民豐、盛極一時的北宋王朝的滅亡。因此最後一句“時有歎徽宗”的意思是——“不時會有人感歎,好端端的繁華大宋王朝,就這麼斷送在宋徽宗手裡了”。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絕·開封城内宋代古皇宮偶感之二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8

徘徊向晚古開封,殘日投波一點紅。

千古興亡多少事,都歸大衆笑談中!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絕·七盛角區東側見廊橋随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1

七盛角區漫步開,廊橋突兀眼前來。

若非知處開封府,疑是江南泰順徊。

說明:浙江省南部的泰順、慶元等縣,均以境内頗具特色的“廊橋”而聞名遐迩,著稱于世。此處仿建的廊橋,也讓人頓覺眼前一亮,遂書就此絕句。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武陵春·七盛角景區見廊橋偶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4

楊柳廊橋臨水矗,渾似浙南圖。

曾記國家地理書,泰順此多出。

身處開封值向晚,共客繞斯湖。

閑望夕陽照鹧鸪,勾憶宋華都。

說明:最後一句的意思是“此情此景,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北宋首都東京城(也就是腳下的開封城)當年的繁華盛景”。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絕·潘楊湖前随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7

楊湖不與潘湖并,清者自清濁自濁。

正似忠奸不同列,至今仍惹衆評說。

說明:潘楊湖,分為楊湖與潘湖,傳說當年是楊令公、潘仁美各自宅院的内湖,現如今雖隻一堤之隔,卻清濁分明。據說是象征着各自的秉性不同。聽罷導遊解說,不禁思緒萬千,遂填此絕句。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絕·遊洛陽古邑随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20

古邑洛陽唐韻濃,小橋流水傍芳叢。

帝王将相今何在?黛瓦青磚肅穆中。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絕·黃河三峽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23

碧水蜿蜒似翠龍,青山聳峙遍蒼松。

無邊酷熱驕陽下,多少清涼陰翳中!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律·黃河三峽紀遊之一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26

六月尋暇豫地來,當空酷日上龍台。

黃河兩岸披蒼翠,碧水三峽隐藓苔。

遊客憑欄生逸興,畫船逐水蕩塵埃。

正愁濕熱身難耐,忽有清風送滿懷!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27

說明:第二句的“龍台”,指的是黃河三峽景點的首站“神龍台”。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律·黃河三峽紀遊之二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0

神龍台上自優遊,無限風光眼底收。

碧水千尋山裹翠,晴空萬裡日當頭。

神清氣爽心胸闊,地遠天高玉宇悠。

直待空閑無瑣事,長留此處看飛鷗。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沁園春·濟源段黃河三峽紀遊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4

六月中旬,方過洛陽,又到濟源。

據導遊推介:今朝之旅,論及神秀,九曲河邊!

中段黃河,三峽幽谷,最是聞名譽滿天。

因緣是,遂酌排半日,斯處流連!

何妨細品傳言:諸峽裡三方俱不凡。

論谷曲峽深,首推龍鳳,神工鬼斧,當屬孤山。

峭壁如削,雄奇偉岸,八裡無疑最壯觀。

欲親見,且緊随秦導,共赴遊船。

說明:1、上阕的第七句“九曲”,指的是“黃河”,因為黃河自古就稱之為“九曲黃河”,也曾經有過“九曲黃河萬裡沙”一說。

2、河南濟源黃河三峽,指的就是龍鳳峽、孤山峽、八裡峽等三峽。

3、上阕第十一句“因緣是”,意思是“因為這個緣故”。

4.、下阕倒數第二句的“秦導”,指的是我們團隊姓秦的美女導遊。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七絕·黑龍潭前随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7

黑龍潭底訪黑龍,費力勞心或有蹤。

百覓千尋何所見?徒餘白練挂當空!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少年遊·聞有郭亮村旅行線路有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40

前年歲末去台灣,室友數留言:

河南郭亮,長廊絕壁,遊曆必優先!

别來長記心頭念,适遇近暇閑。

廣旅微傳,力推該線,遂即報名焉。

說明:下阕的第三句“廣旅微傳”,意思是“南通廣電旅行社微信号的宣傳留言”。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少年遊别體·遊郭亮村随感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43

傳說郭亮,長廊挂壁,絕險駭聽聞。

有幸今朝,登臨漫步,親曆驗其真。

山腰鑿壁,岩石開孔,積跬變廊身。

百轉千回,方明乍暗,風景果怡人。

說明:下阕的第三句“積跬變廊身”,意思是“一點一點的開挖,終于把一個個的石洞串聯成了長達1300多米的絕壁長廊”。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西江月·郭亮村傳奇其一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46

奇迹河南郭亮,聲名鵲起如虹。

長廊絕壁挂雲空,誰曉原因種種?

曆代村民守此,出行遇困重重。

七十年代始開工,明信領頭率勇!

說明: 1、 最後一句的“明信”,指的是郭亮村建造絕壁長廊的領頭人申明信。“率勇”的意思是“率領勇士們一起(先做起來)”。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西江月·郭亮村傳奇其二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49

作業唯憑蠻力,全無機械添功。

錘鑿并用耗無窮,嘗盡萬千苦痛。

絕壁長廊石洞,曆經五載完工。

村民緣此便捷通,郭亮聲名遠頌。

說明:最後一句的意思是“郭亮村因此而聲名鵲起,很遠的地方都能夠聽到對她的贊美之聲”。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水調歌頭·八裡溝紀遊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52

六月下旬近,随衆豫西遊。

豫西景點孰著?都道在八溝。

據信溝長八裡,内有風光旖旎,一睹解千愁!

秦導解說罷,衆各自分投。

下坡道,踮石路,涉溪湫。

停停走走,時有驚起澗邊鸠。

方歎懸崖飛瀑,又見清潭秀木,欣喜幾曾休!

試問神州景,孰可勝一籌?

說明:1、 第二句的“豫西”,指的是河南省西北部的新鄉市輝縣一帶。為格律字數所限,故在此簡稱其為“豫西”。八裡溝風景區即位于此處。

2、第四句的“八溝”,是“八裡溝”的縮寫,為格律所限,隻好如此。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水調歌頭·八裡溝紀遊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55

六月下旬近,随衆豫西遊。

豫西景點孰著?都道在八溝。

據信溝長八裡,内有風光旖旎,一睹解千愁!

秦導解說罷,衆各自分投。

下坡道,踮石路,涉溪湫。

停停走走,時有驚起澗邊鸠。

方歎懸崖飛瀑,又見清潭秀木,欣喜幾曾休!

試問神州景,孰可勝一籌?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3

訴衷情·天河瀑布即景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1

享盡榮華富貴嘗遍人間疾苦(千古興亡多少事)52

天河瀑布倒懸垂,瀑下雪花飛。

雪花飛向何處?百尺闊潭圍。

潭水碧,峭山青,暮霞绯。

斯時惟願,靜處閑觀,落日餘晖。

說明:上阕第二、第三句的“雪花”,指的是“瀑布下落飛濺起的浪花或者說是水花”,遠觀形似雪花,故有此喻。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裡面有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他這裡也是以“雪(花)”來形容“浪花、水花”的。

作者簡介

邱訓華,自小酷愛古詩詞,大學第一學期末因天降大雪,外面景色秀美,在同學的倡導下,開始寫了第一首古樂府風格的七言詩。然後于大學畢業三年半左右時開始嘗試古詩詞寫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