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痛風腳趾樣子

痛風腳趾樣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3:08:33

痛風腳趾樣子?大腳趾為什麼是痛風最常見的發作部位?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痛風腳趾樣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痛風腳趾樣子(别讓痛風咬住你的腳趾)1

痛風腳趾樣子

大腳趾為什麼是痛風最常見的發作部位?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痛風?

尿酸高就是痛風嗎?

如何治療痛風?

日常生活中該怎樣調護……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痛風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上述問題也是大衆十分關心的疑問。

痛從何來,痛歸何處

認識痛風,要先認識高尿酸血症,這是體内血尿酸升高的代謝性疾病,是痛風産生的生化基礎。可以說,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同一疾病的兩個不同時期。當患者察覺時,往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了,此時人體内因為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洩減少,導緻體内血尿酸濃度過高,尿酸析出結晶沉積在關節及皮下,引起關節炎和痛風石,引起突發關節劇痛。它多現于午夜或清晨,一般在數小時内疼痛達到頂峰。

說到第一跖趾關節部位疼痛,有豐富生活經驗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痛風。事實上,約60%-70%的患者疼痛首發于跖趾關節。

為什麼痛風好發于第一跖趾關節呢?我們推測,腳趾第一關節位于肢體末端,此處的軟骨、滑膜及關節周圍的組織血管少,血液循環緩慢,尿酸更易沉積。同時這麼小的關節,承受人體那麼重的壓力,很容易損傷,尿酸在損傷處更易沉積。另外,還有局部溫度低的因素,使得尿酸鹽不易溶解,更易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處。

痛風是一種“富貴病”?

痛風一病,中西方皆自古有之,多見于社會上層人士,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有“痛風是富者的關節炎,而風濕是貧者的關節炎”的說法,痛風常被認為是“富貴病”和“帝王病”。曆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如忽必烈、白居易、劉禹錫、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等皆深受其苦。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喜肉食及飲酒,體力勞動減少,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變等多發,痛風也成為現代人的常見病。故而,如果體檢時發現血尿酸高于正常值,請不要忽視,及時就診,定期随訪,防微杜漸。

有的患者高尿酸血症很多年,卻終生不發作。臨床約5%-15%高尿酸血症患者會發展為痛風。是否發作與基因、健康飲食、生活方式都有着影響。但請不要心存僥幸,發作或許還可以提醒你去就診,不重視的話,高尿酸血症會默默傷害身體,心、腎、胰腺等都是它的目标,一旦受損可不是疼痛那麼簡單了。

絕處逢生,藥食同源

中醫認為痛風雖病在關節,但因痛風病人多嗜食肥甘厚味,濕熱為患,故病本在脾胃,運用健脾化濕中藥治療痛風能減少痛風發作程度和發作頻率。

中醫治療痛風不僅治标,更強調求本,注重全身調理。同時,在痛風發作急性期還可以使用中藥外治法,如金黃膏,在清熱解毒止痛方面頗具療效。

要降尿酸,除藥物控制,飲食也至關重要,應該采取低熱量飲食,避免高嘌呤飲食。含嘌呤較高的常見食物包括沙丁魚、蛤、蟹、動物内髒、濃肉湯,含嘌呤中等的食物有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平日也應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生姜等調味料,以免誘發痛風發作。

要注意控制體重,嚴格戒酒,避免喝濃茶、含糖飲料。平日要多飲水,使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減少關節損傷、關節受涼等。

保健穴位推薦

足三裡,入胃經,即犢鼻穴下3寸,簡便取穴方法為站立,彎腰,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髌骨上外緣,餘四指向下,中指指尖處即為此穴。

太沖,入肝經,即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簡便取穴方法為坐位或仰卧位,由第一、二趾間縫紋向足背上推,感覺有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三陰交,入脾經,内踝高點直上3寸,簡便取穴方法為側坐或仰卧位,手四指并攏,小指下緣緊靠内踝尖,食指所在水平線與胫骨後緣的交點,按着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桃仁 百合 蛤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