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9 15:16:27

親屬之間的稱謂,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傳統文化特征。

重秩序。“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的秩序原則,是政治統治和家政管理的根本。一般親屬稱謂以父系稱謂為中心,長幼有序,老少分明,具有嚴格的秩序性。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趣談親屬之間的稱謂)1

對長輩和對晚輩,突出輩分,老少分明。如,對長輩,稱父親為“爺”、“爹”、“爸”,母親為“娘”、“媽”,祖父為“爺爺”、祖母為“奶奶”,其上每長一輩,前加一“老”字以示區别:稱曾祖父為“老爺爺”,曾祖母為“老奶奶”;高祖父為“老老爺爺”,高祖母為“老老奶奶”。對晚輩,稱子為“兒”,女為“閨女”或者“妮子”,子之子為“孫子”,子之女為“孫女”,其下每下一輩,加一“重”字以示區别:重孫子、重孫女;重重孫子、重重孫女。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趣談親屬之間的稱謂)2

宗親、外親各成體系。親屬稱謂在體系上講秩序和講人倫,它沿襲父系家族為中心的舊俗,以“尊”和“親”為标準,形成了四大親屬稱謂體系:一是父系親屬稱謂,二是母系親屬稱謂,三是夫系親屬稱謂,四是妻系親屬稱謂。這就囊括了一個人血緣、婚姻所包含的一切該尊的和該親的對象。同時,每個體系各自獨立,各成系統,互不交叉、包含,秩序性很強。

重親情。“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

親屬稱謂之間的重親情特征,表現在對非血緣關系親屬的面稱上。

對姻親,當面稱呼要用血緣關系的稱謂稱呼。對于妻子來說,稱呼丈夫的一切親人,一律随丈夫,如同稱呼自己的親人一樣。如,稱公公為“爹”、“爺”、“爸”,婆母為“娘”、“媽”,大伯為“哥”,小叔為“兄弟”、“弟弟”。對于丈夫來說,稱呼妻子的親人也一律随妻子,如,稱嶽父為“爹”、“爺”、“爸”,嶽母為“娘”、“媽”,大舅哥為“哥”,小舅子為“兄弟”、“弟弟”。

對于族親,稱呼同輩的妻子和同輩的丈夫一律同嫡親兄弟姐妹。如,稱同輩人的妻子,年齡比自己大的,叫“嫂子”;年齡比自己小的,叫“弟妹”。稱呼同輩人的丈夫,年齡比自己大的,叫“哥哥”;年齡比自己小的,一律叫“弟弟”、“老弟”。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趣談親屬之間的稱謂)3

對于莊親,即同村異姓的人,之間的稱謂也用親屬稱謂詞去稱呼,突出鄉親的親情。

分親疏。“親就是親,不叫也親;不親就是不親,叫也不親。”這一點,尤其表現在背後稱謂上:

一是對夫系和妻系的粗俗稱謂。如,稱夫之父為“公公”,母為“婆婆”,祖父為“老公公”,祖母為“老婆婆”,哥為“大伯子”,嫂為“大伯嫂子”,弟為“小叔子”,弟媳為“兄弟媳婦子”,姐為“大姑子”,妹為“小姑子”;有時為了稍微表示禮貌,沖淡不敬色彩,在其後再綴上嫡親稱謂詞,如“公公爺”、“婆婆娘”、“大伯子哥”、“大姑子姐”。

對妻系親屬背稱更粗俗。如稱嶽父為“丈人”或“丈母爺”,嶽母為“丈母娘”,妻子的哥為“大舅子”,弟為“小舅子”,姐為“大姨子”,妹為“小姨子”。而稱呼妻之姐妹的丈夫,則用“連襟”、“拉不斷”,“一拉杆”等谑稱。

二是有一種說法,叫“滅親不滅祖”,可以六親不認,但不能不認宗族。這說明,傳統文化“親疏”的區分标準是血緣,姻親是第二位的。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趣談親屬之間的稱謂)4

在宗親稱謂中,按親疏遠近的不同,也區分為不同的親疏層次。由親到疏的排列次序為:親兄弟姐妹、親爺親娘、親爺爺奶奶、親大爺叔姑,親叔伯兄弟姐妹(同一祖父),親叔伯大爺叔姑(與父親同一祖父),親叔伯爺爺(與爺爺同一祖父)。這就是五代宗親,俗謂“五服”。對于遠親,即親戚的親戚,或祖先的親戚,桓台人稱之為“老親”,一般不再深交,所以在稱謂時也用前加成份強調出來。如“姥娘門上的”、“嶽父門上的”、“老親戚”等。

對嫡親特有的直稱表達親情,以示遠近。對嫡系親屬,長輩可以直呼兒孫輩的“小名兒”(即乳名),兒女有的已到半百年齡,父母仍以乳名面稱。乳名是長輩稱呼兒孫輩的專利,其他人不得面稱。對于嫡親兄弟姐妹來講,哥、姐也可直接稱呼弟、妹乳名,但僅限于弟、妹兒童時期。面稱兒孫輩的已婚者,還可以排行稱呼,如“二份裡”、“三份裡”;稱呼其配偶,則為“二份裡的”、“三份裡家”。同輩哥、姐也可以排行稱呼已婚弟妹,但用語不同,以“老二家”、“老三家”稱之。

還有一些特定的拉開親情距離的稱呼方式。在嫡親中,長輩的名字屬于家諱,不得直稱;但是,對于三代以外的宗親、莊親,則可以用親屬稱謂前加上被稱呼的人的名字的形式稱呼,如“凡孝叔”、“劉文藝大爺”等。

大舅子的标準稱謂(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趣談親屬之間的稱謂)5

别内外。“外甥是狗,吃了就走。”家庭是以男性為中心,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姻親則為外親。“外甥外向”、“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意為不親。這種内外之别,表現在稱謂中,有以下幾個特點:對外親稱謂體系作簡單化處理。對母系親屬稱謂體系,不再區分母親的兄弟及其配偶的長幼,一律用“舅”、“妗子”相稱,而不是長于母親者一種稱呼,幼于母親者一種稱呼;對父母的姐妹及其配偶也不再區分長幼,一律用“姑”、“姑夫”、“姨”、“姨夫”相稱。最為突出的是對姐妹、女兒、孫女的後代子孫,不加細緻區分,不分男女,不分女兒之子孫和姐妹之子孫,一律用“外甥”稱之,“外”者,與“内”之子孫相對也,以示有别。

面稱姻親特别講禮儀,稱女婿為“客”、“貴客”,或稱之為“姑爺”;而背後稱呼則稱妻系親屬為“丈人”、“舅子”、“姨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