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要謙卑不要驕傲

要謙卑不要驕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55:32

要謙卑不要驕傲?看到這七個字,肯定有許多人心裡在嘀咕:這道理七八歲的孩子都懂,還需要在這裡講嗎?甚至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如此看來這個哲學也太普通了吧?我覺得人們心裡有這些嘀咕是正常的,就算在稻盛先生身邊工作的人也有這樣的疑慮,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要謙卑不要驕傲?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要謙卑不要驕傲(要謙虛不要驕傲)1

要謙卑不要驕傲

看到這七個字,肯定有許多人心裡在嘀咕:這道理七八歲的孩子都懂,還需要在這裡講嗎?甚至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如此看來這個哲學也太普通了吧?!我覺得人們心裡有這些嘀咕是正常的,就算在稻盛先生身邊工作的人也有這樣的疑慮。

可是稻盛先生反複的說謙虛是我一直強調的哲學條目,與素直之心一樣,是我成長的原動力。

各位請想一想,稻盛先生為什麼如此強調謙虛呢?你有才華,經常展現一下,享受一下出人頭地的感覺這有什麼過錯嗎?

還記得嗎?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設計總監在作品獲獎後,躺在床上得意洋洋的感慨:我太聰明了,如果人人都像我這樣能幹,這個世界就太美好了。

對于這樣的人稻盛先生是有嚴厲警告的。

稻盛先生說:陶醉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微不足道的成功,驕傲自滿,因而得不到周圍人的幫助。特别是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是順風順水。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志得意滿,一旦遭遇挫折,有多少人願意為你伸出援助之手呢?因此,稻盛先生告誡我們說到:努力工作,獲得成就,特别是掌握權力之後,人就會驕傲起來。然後就是挫折等在前面了,再然後就是走下坡路,這簡直是曆史規律,連偉大的人物也很難免俗。因此抑制傲慢心,保持謙虛就是一項很重要的修行。

稻盛先生接着說,隻有經營者和管理者自身首先保持謙虛的态度,員工才能夠紛紛的跟随和效仿。試想一下,如果科長或者部長在員工面前擺架子,董事會成員牛氣十足,那麼團隊合作就無法順利開展,整個公司也絕對無法做到上下一心。

但是,如果管理者和員工都能夠保持謙虛的态度,那麼公司内部就會構建起良性的人際關系,以此為基礎企業勢必會發展壯大。

有一句話說,謙虛是人際關系的真谛。似乎的确如此,一個人謙虛程度直接影響着團隊合作的氛圍,也影射着我們自己的人際關系。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一張謙虛人際關系的打分表,謙虛的指數從-100到正100劃分四個層面。

我們先簡單的看一下這張表:

謙虛指數從-100到-50分的時候,我們的人際關系處處皆是對抗。

謙虛指數從-50分到0分,我們的人際關系獨來獨往。

謙虛指數從0到60分,人際關系就是快樂共識。

謙虛指數如果是60分到100分,人際關系是相互成就。

那麼大家的分數是怎麼樣呢?下面我們針對每一個層面來詳細的跟大家講解。

-100到-50分,處處皆是對抗。

我們再看謙虛程度,在-100到-50。這個時候人際關系就不大理想,用六個字來形容,就是處處皆是對抗,這個類型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他的特點就是他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一把尺子去衡量别人,喜歡找别人的缺點。那麼自然的别人對他的反應就是對抗,人際關系十分緊張。

一位企業經營者向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說曾經年輕的時候,憑着自己有些小聰明,不按規矩出牌,通過一些手段取得了點成績。于是,很早他就擁有了一些财富。于是他就覺得自己任何時候都是對的,看誰也都看不慣,在很多場合都是自以為是的樣子。

當别人給他提些建議,包括他的妻子委婉的提出了一些意見的時候,在表面上他好像接受。但實際上内心根本聽不進去。結果就是因為這樣的傲慢态度,讓他在事業上失去了兩次重大的發展機會,耽誤了很多年的發展。人際關系上也是很緊張,他作為公司的領導層,總認為自己的知識閱曆是最豐富淵博的,下屬都應該無條件的服從命令,不允許反駁和提問。這樣的态度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下屬專門盯着他的短闆看,氣氛十分緊張。不客氣的說,這就是陽明先生的那句話:一個傲字就結果了一生。一個傲字障礙了自己的成長,也限制住了下屬的成長,結果處處皆是對抗,組織的效率和成果都很低下,我們要引以為戒。

接着,我們再來看謙虛程度在-50分到0分的時候,就是獨來獨往。這一類型的人一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議。有一位同仁分享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畢業後,在工作最初的三年裡,每天他都把領導氣的不行,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舉一個小例子,領導要求每日布置的工作任務。大家看到信息後,要第一時間回複,事事有回應,尤其領導單獨私發微信安排的工作要及時回複,以免工作落下。

但是,就這樣一個工作中的合理要求說了三年他都沒有改,這件小事,隻是他工作的一個影射,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讓他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不但接受别人的建議,也不想改變什麼後,漸漸的大家都放棄了對他的建議。于是三年過去,他依舊停留在那個平面上,絲毫沒有進步。看着其他夥伴都在成長,自己卻有很多機會擦肩而過。

各位你看我們有沒有類似的經曆呢?我們表面上是接受他人的建議說:好好好…但結果就是不改,内心總是有自己的想法。表面順從,但内心對抗,内心裡從未真正的謙虛下來去改正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就無法實現自己的超越。

我們再來看0到60分快樂共識,一個謙虛程度在0到60分的人,他就會像成熟的稻穗一樣謙卑下來。你看沒有成熟的稻穗,都是趾高氣昂,稻穗越是成熟,越是彎彎的朝向大地。人也是如此,真正有成就的人,總是虛心的接受他人的建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因而與人相處融洽,能快樂地達成共識,自己不斷成長。

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位夥伴,雖然他隻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但大家都特别的信任尊重他,并十分樂意和他一起工作,這是為什麼呢?同項目組的小玲講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天,她倆一起參加項目複盤會,會上,上下遊的同事指出了幾點項目的不足之處,請求她們在日後工作中改進,讓項目平穩發展。

會上小玲低着頭一句話也不說,她心裡嘀咕着:我也不吭聲。随便你們怎麼說,你們不做項目不知道這個項目的難度,這哪是說改進就能改進的呢?但是當她擡起頭,發現她的合作夥伴瞪大着眼睛,聚精會神的聽着夥伴的建議,還把每一條都認認真真的記錄在本子上。幾天後,她驚奇的發現,這位合作夥伴真的把複盤會上夥伴們提的建議,一條條的改進完善落實。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他還會虛心請教,力争圓滿完成項目。

就是這份謙虛的态度,赢得了同事們一緻的認可。結果,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從此,這位同事瞪大着眼睛,聽取他人建議的畫面,就深深的印在小玲的腦海中,那份謙卑開始指引着她不斷成長。

各位,可以說與人達成共識的能力是一位領導者最核心的素質之一。謙虛其心能瞪着眼睛聽取他人的建議,那麼誰會拒絕和你達成共識呢?

我們再來看60分到100分,相互成就。當謙虛的程度在60分到100分的話,這樣的人具有很高的格局和境界,時時反觀内求,無我付出,自然與他人的關系就是相互成就,甘願托起他人,也得到了他人的托舉。

我們分享一個稻盛先生的小故事。十多年前,稻盛先生有幾名下屬員工一起來到中國接受央視的訪問。當時78歲高齡的稻盛先生始終自己拎着一隻黑色的手提包,而且看上去分量也不輕。看到這種情況,央視采訪的主持人就問稻盛先生說:在中國,部下代為拎包,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您為什麼要自己拎包?

稻盛先生回答說:這是我幾十年的習慣了。雖然部下們出于好意,常常搶着為自己拎包,但自己也有兩隻手,自己拎得動的包自己拎,那是理所當然。自己的手提包讓部下拎,自己兩手空着于心不忍,那是對神靈的亵渎。聽稻盛先生這麼講,坐在一旁的一位中國企業家被稻盛先生極緻的謙卑深深感動,禁不住熱淚盈眶。

在稻盛哲學中有一個條目,常常被提起,那就是才能不可私有化。稻盛先生一直說,才能亦屬天賜,不可獨為己謀私利。這句話乍一聽,很難理解自己具備的才能,怎麼就不可以私有了呢?

稻盛先生經常把公司比喻成一個劇團,劇團有主角,有配角,還有人負責道具、化妝、服裝等等。公司也一樣,根據個人的特長承擔不同的職務。在京瓷公司,稻盛先生是主角,為什麼是主角呢?

稻盛先生這樣說,也許因為自己有一點經營才能,但上蒼未必一定要把這才能授予稻盛和夫,換另外有才能的人來當主角戲劇同樣可以演繹。我具備的才能,我發揮的作用并沒有唯我獨有的必然性。别人擁有同樣的才能,履行與我相同的職責,也沒有任何不妥當,沒有任何不可思議之處。

想一想,我們為什麼會傲慢呢?多數都因為有才華或者獲得了資源,長了本事,但稻盛先生一語知其本質:才能亦屬天賜,不可獨為己謀私利啊!他說,才能是老天爺偶爾授予自己的,如果将其視作私有财産而獨享恩惠,就違背了老天爺的意志呀!我應該把自己的才能貢獻給員工、客戶和社會。的确如此,稻盛先生一生經營了三家世界500強公司,但是卻從不把這些歸結為自己的功勞,而是一直謙虛處下,托舉他人成就社會,成為了人人追随的經營之聖,人生和事業的舞台廣闊無邊。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不同的謙虛指數對應着不同的人際關系,從而兌現成為不同的人生事業舞台。

謙虛指數從-100到-50分:處處皆是對抗。喜歡拿着自己的标尺找别人的錯,如此與他人的關系就比較緊張,處處皆是對抗,人生和事業舞台具窄。

謙虛指數從-50分到0分:獨來獨往聽不進他人的意見,會錯失很多成長的機會,與他人的鍊接就比較淡漠。人生和事業舞台也就無法突破。

謙虛指數從零分到60分:快樂共識,瞪大着眼睛聽取他人建議,身邊的關系都是和諧的,快樂的、事業的舞台不斷的延展。

謙虛指數60到100分:相互成就,謙虛到至誠,躬下身子托舉他人,這就是有道者的模樣,事業的舞台沒有邊界。

謙虛是一種美德,然而隻有心靈品質足夠高的人才會呈現出這份美德,它帶給我們更和諧的人際關系,更多的善緣。從今天開始,我願和大家一起修煉這顆稻穗般的謙虛的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