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曆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内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2、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鬥轉星移定歲時,“鬥柄回寅”為歲首。“鬥柄回寅”大地回春,終而複始,萬象更新,新的輪回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曆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而歲首節慶日期不同,但是其節慶框架以及許多民俗沿承了下來。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簡介
1、貼春聯這是從古時候演變過來的,又稱“對聯”、“門對”,一般對仗工整,看起來簡潔明練,都是一些通俗的祝福話,表達大家對新年的美好祈願。
2、貼“福”字,很多家庭會在門上窗戶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大多數人會将“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到”、“福氣到”。
3、放鞭炮,也叫炮竹,寓意吓走年獸,通過哔哔叭叭的爆竹聲來除舊迎新,平安順遂,是一種熱鬧,也是一種喜慶,表達的是一種對新生活的向往。
4、給壓歲錢,一般在除夕晚上長輩給晚輩,民間的說法是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後能平安度過一生,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
5、守歲,是春節的重要風俗活動,吃過年夜飯後,開燈通宵守夜,象征把一切不好的都趕走,期待新的一年順利如意。
春節的由來簡介
關于春節的來由,舊時由于缺失上古時期文獻(秦始皇焚書),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在傳承發展中于是便産生了諸多傳說。
其中有幾種較為流行的說法,春節源于上古“臘祭說”、源于“巫術儀式說”、源于“鬼節說”、源于“古代豐收祭祀說”、源于“舜繼部落聯盟首領位說”、源于“萬年青年創萬年曆說”、源于避“年”獸的傳說等等。
1、萬年創萬年曆
相傳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國君,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
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複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曆。
2、舜繼部落首領
傳說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聯盟首領)繼部落聯盟首領,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正月初一(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3、年獸傳說
春節的來曆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