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日最重要的一個主題就是月亮,賞月、拜月、吃月餅都是從古流傳至今的活動,而中秋節最美好的寓意就是家人團圓、幸福美滿。而不同的地區還是稍有不同的,那麼貴陽中秋節的風俗是什麼?貴陽的中秋特色美食?
貴陽中秋節的風俗
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曆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侗族的偷月亮菜
貴州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偷瓜送子的習俗
貴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的習俗。要是誰家不生小孩,村裡好心的小夥子們便在中秋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來到地裡,偷摘一個大冬瓜,刻畫出小孩的模樣,再把準備好的小孩衣服套在冬瓜上,用竹籃裝好後敲鑼打鼓擡到這戶人家。
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後,将瓜放在床上與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進食,要是以後懷孕了,受瓜人便要好好感謝這群小夥子。
此後,這對夫婦生育的孩子就叫瓜崽。但奇怪的是,但凡接受瓜崽後生育的夫婦,生下的孩子都是男孩。
貴陽的中秋特色美食
長桌宴
桌宴是貴州苗族、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與隆重禮儀,已有幾千年的曆史。在重要節慶,都會舉行長桌宴,各家各戶把自家做的酒菜端上桌,敬酒勸飲并對酒高歌。
中秋也不例外,長桌宴上不僅有糯米飯、臘肉、粉蒸肉、紅雞蛋這些傳統貴州美食,還有古藏肉、苗王魚、白切雞等苗族特色佳肴,再配上幾杯純香米酒下肚,才是一個溫情的中秋之夜。
糍粑
中秋吃糍粑是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習俗,是當時的人們為了紀念出國大将軍伍子胥而制成的。
喜愛糯食的貴州人也愛在中秋當天吃一些糍粑,預示着家家戶戶團結幸福,生活甜蜜。此外,在貴州土家族,中秋節也是月老大人的壽辰,以打糍粑、拜月的方式來為其祝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