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想要和你一起變美的考拉~
很多姐妹對如何選購護膚品是存有疑惑的,通過各種渠道種草了多種商品,到手試用卻發現并不是那麼适合自己;盲目地通過品牌和試用分享來選産品,即使産品本身再完美,也還是有可能不适合你。
護膚市場如此龐大,我們的皮膚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也會發生改變,這就給我們日常選購護膚品又增添了難度。
不同膚質怎麼選護膚品?考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2個“通用原則”,簡單實用!
了解膚質特征在充分了解自己膚質的情況下,再談選購産品更靠譜。皮膚膚質大體分為:幹性,中性,混合,油性四類。
幹性膚質:常見皮膚表面清爽,幾乎無油脂。經常會感覺皮膚有幹燥感,需要塗抹滋潤度較高的護膚品。皮膚少有毛孔類問題,常見細紋,易泛紅,皮膚光澤度差等面部問題。
中性膚質:最為理想的皮膚類型,皮膚整體水油感均衡,皮膚狀态穩定性好,細膩度、光澤感、膚色均衡。
混合型膚質:所有皮膚類型中,護膚難度比較高的。混合型膚質結合了幹性和油性膚質特點,混油膚質常見面部T區位置油光明顯,易生粉刺,痘痘問題,面部膚色不均問題突出;
混幹膚質面部兩頰位置易幹燥,皮膚紋理明顯,紅血絲現象明顯。
油性膚質:面部油脂分泌最為旺盛,也是極易發生面部毛孔問題的膚質類型。油性膚質面部整體出油量多,易出現整體膚色黯沉現象。
因為堆積在皮膚表面的油脂氧化,所有早上與下午膚色變化明顯。多數油性膚質會受到痘痘、粉刺問題的困擾。
大家肯定會有疑問,不同膚質類型還可以有通用的護膚品選購方法嗎?事實上,考拉所提到的“通用原則”是個基礎架構,大家在這個框架内依據皮膚需求再進行護膚品專項選擇,就要簡單有效得多。
通用原則①:不損傷
我們日常護膚的目的是改善皮膚已存在問題并且盡可能預防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以毛孔類皮膚問題為例,發生機率大,改善難度大,通過單一的護膚方式是很難緩解。
那麼改善和預防皮膚毛孔類問題,我們常會用到哪些方法呢?最先會想到的就是深層清潔 刷酸了。
通過定期深層清潔的方式,清理毛孔開口處的油脂堆積,是減少皮膚粉刺,預防痘痘生成的有效辦法。
而深層清潔護膚,對于皮膚來說是存在一定刺激性的。單就産品中的清潔類功效成分來說,塗抹在皮膚表面吸附油脂的過程,同樣會對皮脂膜産生影響。
刷酸式護膚同理,定期對皮膚進行刷酸護理,能夠起到及時疏通毛孔,避免毛孔堵塞的作用。但是酸性成分作用在皮膚上,會影響皮膚PH值,剝脫皮膚角質層,這種作用效果并不是所有皮膚狀态能夠接受的。
其實很多功效型護膚方式和強功效性護膚品都是如此,所以我們在選擇功效型産品的時候,就一定要遵循-不損傷原則。
以不傷害皮膚屏障為基礎來選擇産品,具體如何操作?
幹性膚質選擇清潔面膜,比起清潔力更要關注産品的溫和度,清潔面膜水潤度較高,帶有舒緩成分的為首選;油性膚質注重産品清潔力和油脂吸附力,改善面部油脂量同時鎮靜皮膚。
對于刺激性酸類成分,選擇酸性濃度低且具有緩釋技術的産品,來降低皮膚刺激感。
一旦皮膚在使用産品過程中,出現了不适感和敏感狀态,一定要及時停用護膚品,為皮膚進行舒緩護理。
通用原則②:膚感佳
每個人對于護膚品塗抹在皮膚表面的膚感反饋是有差異的。這裡所說的膚感佳,是指在使用護膚品後,皮膚感覺舒适。
使用護膚品後皮膚觸感或觀感有可能是不真實的,比如質地厚重的護膚品塗抹在皮膚表面好像滋潤度高,但這種“滋潤感”可能是依靠增稠劑實現的。
而保濕類産品塗抹後,皮膚觸感非常絲滑,可能是産品配方中的矽類成分在發揮作用。護膚品中的雲母成分,能在使用後有即時提亮膚色的效果。
實際上我們對于膚感佳的判斷很簡單,皮膚在塗抹護膚品後沒有明顯刺痛,腫痛,泛紅症狀,護膚品吸收後,皮膚無幹燥或者油膩感即為舒适。
而這種判斷護膚品使用膚感的辦法,是需要通過靠櫃試用來實現的。
除此之外,護膚品性價比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明确産品預算,在能力範圍内為自己挑選适合的護膚品,也是我們選擇産品時的基礎原則!
關注考拉,幫你在變美路上種草/排雷/看成分/測評。
聲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