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是我國第一部以記載河道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餘字,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曆史遺迹、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水經注》不僅講河流,還詳細記載了河流所經的地貌、地質礦物和動植物,所記礦物如金、銀、銅、鐵、錫、汞等,非金屬礦物有雄黃、硫黃、鹽、石墨、雲母、石英、玉、石材等有20餘種,岩石19種。《水經注》中記載了許多古生物殘骸化石和遺迹化石,渭水上遊成紀縣僵人峽還有人類化石。後世可以從中了解古代的耕作制度、古代植物種類和植被分布,動物的地區分布及其活動的季節性,以及古人如何利用它們取得經濟效益。《水經注》還載錄了不少古代的陵墓以及墓前碑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