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麼評價作家張楚

怎麼評價作家張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2:26:45

訪談發表于2021年4月21日出版的《書法導報》第十版

怎麼評價作家張楚(訪談158期張治楚)1

張治楚,廣東珠海人。中國書協會員、廣東省珠海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作品獲全國“鐵人杯”書法作品展優秀獎,入展 全國第四屆草書展、中國書協培訓中心2016年教學成果展優秀獎、首屆“容庚獎”全國書法大展等。


努力提升自己的審美高度和書藝水平

——張治楚訪談

黃俊儉:你心儀“二王”一脈書風,潛心研習多年,并以此築基,書法追求“古雅清潤”,請談談你的學書曆程。在你的學書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張治楚:我自幼酷愛書法,堅持筆耕數十年,臨池不辍。以“二王”和趙孟頫築基,上追晉韻,下探明、清消息,汲取帖派優質養分,并追蹤融通、拓展延伸,力求氣勢通脫,筆意古雅。

我的祖籍是廣東中山石岐,祖訓書詩傳家,在當地小有名氣,雖算不上書香門弟,也是耕讀三世。伯祖父張丕基為清末官員,光緒十二年(1886)丙戌科第30名進士,進士殿試三甲第74名。曾任刑部貴州司主事,任法官考試四川考試官,考驗京師各級審判檢察廳人員、襄校官,賞賜花翎四品銜、京察一等。其書法有很高造詣,自題額名“習靜書室”。每逢為人題寫牌匾時,助手們研墨、鋪紙,衆人圍觀,贊聲雀起。本家族以此為豪,樹為後人之标杆。個中故事,祖輩們為我講述很多遍,對我觸動很大。父親亦是書法愛好者,年過九旬他還為我潑墨示範。

有件事我記憶猶新。記得在那物質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小學放暑假的一天清晨,太陽還未升起,父親便帶我從珠海拱北步行近30裡路到三鄉趕班車到中山石岐西山公園,觀摩古代曾望顔題匾“第一峰”三個字。父親解說:“‘一’字像扁擔,感覺既有擔當,又有勢能和彈性,姿态脫俗雅觀,仿佛能挑起重任。”我似懂未懂地點了點頭,但由此心生歡喜、如獲至寶。仔細揣摩幾個字,已忘記時間。自幼耳濡目染、如饑似渴勤奮學習書法,上小學時即在老師指導下,多次獲得全校書法大賽一等獎。之後一直潛心研習、孜孜以求,轉益多師,近年時有新作在中國書協舉辦的重要展覽上嶄露頭角。

黃俊儉:你個人心中的學習目标是什麼?如何實施?

張治楚:我認為,書法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最能體現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這是國人引以為傲的國粹。學習書法這幾十年,它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這既是我的個人愛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我将繼續臨帖,并旁涉詩詞歌賦、道德禮儀、哲學思想,融會貫通,深挖潛力,不斷提升審美高度和書藝水平;同時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帶動一批書法愛好者不斷提升。

黃俊儉:你作為珠海市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請談談市書協今年要開展的主要工作。

張治楚:珠海市書協将在市文聯的正确領導下,立足本地實際,統一思想,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積極調動和依靠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強對會員的專業指導和培訓,提升會員的創作能力和綜合素養;年内将舉辦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書法展、兩年一屆的“鮑俊杯”書法大賽,通過展覽和比賽,提高全社會對書法藝術的關注度,擴大影響力,提升文化自信;繼續開展“為基層送溫暖”活動,組織書協骨幹到各區開展書法培訓,加強書法後備人才的培養。

黃俊儉:謝謝你接受我的采訪。

怎麼評價作家張楚(訪談158期張治楚)2

張治楚作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