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錯誤的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錯誤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1 14:40:50

睡前聊一會,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們,晚上好!

最近,一則河南嵩縣男子街頭傷害前女友的新聞讓不少人憤慨。有人為男子的冷血切齒,有人為女子的不幸唏噓。在諸多議論中,懷疑女方有錯在先導緻殺身之禍的言論格外紮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受害者有錯論”。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錯誤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1

圖片來源:RTIGames

看到慘劇的有關消息,轉發一圈、感慨一番、議論一下,本是人之常情。事實上,話語不僅反映着現實,更在不斷的交流中建構着社會規範。從這個意義上說,面對惡性事件時的公共讨論,不僅是情緒的集中呈現、正義感的樸素表達,更是一次将規則内化為秩序的集體實踐。

然而,根據尚不完整的證據、并不清晰的事實,就添油加醋地揣測,提出“為什麼受害的偏偏是她”“一個巴掌拍不響,她肯定也有問題”之類的言論,很可能會給受害者及其家屬造成“二次傷害”。在這起事件中,受害者的哥哥就不得不在悲痛中出面澄清,自己妹妹一度賺錢給無房無車的加害方使用,退婚後更已将2萬元的彩禮還了回去,遠非謠傳中的“拜金女”。

退一萬步講,“拜金”與否僅是個人修養問題,而當街殺人則是罪大惡極的刑事犯罪。兩者不僅在性質上存在雲泥之别,更不是邏輯上的充分條件。然而這種“受害者有罪”“加害者有因”的思維誤區,卻明裡暗裡地一直存在于網絡之中。比如三年前一歹徒在武昌火車站刺死一名面館老闆,有人懷疑是“老闆太黑心,給菜品漲價太多”。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錯誤的(蒼蠅不叮無縫的蛋)2

圖源網絡

很多時候,我們明知道責任在加害方,為什麼總會有意無意地對弱者多加置喙呢?社會心理學認為,當某個人遭遇不幸,我們總會不自覺地生發出一套解釋,用以回答朗朗乾坤之下為何有弱者陷于如此困厄。這種心理習慣,一定程度上驅使我們更加仔細地審視事件原委,試圖尋找因果聯系,卻也可能因主觀武斷、歸因不準而陷入“各打五十大闆”式的結論。

這種心理,也許在處理日常生活瑣碎時,花心思“讨個說法”、和個稀泥化作笑談也無傷大雅。然而那些讓網友圍觀的事件,常常是突發的、重大的、複雜的事件,并非簡單到一點即透、一言即明。它不僅牽涉到個體權利等重大利益,更在社交媒體放大後,成為可資後人引鑒的公共話題,甚至影響公共政策。從這個意義上講,适用于這些問題的解題思路,是精準的證據鍊條、嚴密的邏輯推理、專業的法律分析,而非情緒化的表達、拍腦袋的揣測。

交流與讨論本是人的本能,然而面對發生在陌生時空的公共事件,我們或許更應該學會謙抑。在事實還未完全浮出水面時,别讓情緒先入為主,為專業分析留出更多空間,往往是更明智的選擇。如果說塵埃落定前,不判定加害方有罪是一種程序正義,那麼不枉稱受害者有錯的克制,更關系着實體正義。這不僅閃耀着善良的光芒,更體現着法治的精神。

這正是:

網絡絕非法外地,一言一行有所系。

事實為本律為據,匡弱撫傷乃真意。

大家晚安!

(文 | 楊翹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