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4:58:25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1

第1頁 作者介紹

亨德裡克·威廉·房龍,生于1882年,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作家,曆史、地理學家。房龍青年時期先後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在曆史、文化、文明、科學等方面都有著作,是偉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師級的人物,獲得博士學位。

房龍多才多藝,能說和寫十種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還能畫畫,他的著作的插圖便全部出自自己手筆。年輕時的房龍,因經濟拮據,像一頭大象一樣魯莽地闖入了出版界。他指望出本書掙錢維持生活,并以此成為到大學謀個教職的資本。但他選擇的是寫曆史作品,當時沒有人相信幹這個能掙錢。

也許是熟悉曆史的緣故,房龍還是較早視希特勒上台為嚴重威脅的少數美國人之一。1938年,他出版《我們的奮鬥——對希特勒所著(我的奮鬥)的回答》,擺出了與德國納粹勢不兩立的架勢。在德國入侵他的故國荷蘭、野蠻轟炸了他的出生地鹿特丹之後,房龍自稱“漢克大叔”,在美國通過短波廣播對被占領的荷蘭進行宣傳,以他特有的機智向受難的同胞傳遞了許多信息。

房龍在上大學前後,屢經漂泊,當過教師,編輯,記者和播音員工作,在各種崗位上曆練人生,刻苦學習寫作,有一度還曾經專門從通俗劇場中學習說話技巧。1913年起他開始寫書,直到1921年寫出《人類的故事》,一舉成名,從此飲譽世界,直至1944年去世。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2

第2頁 名家點評

1、許多青少年就是在房龍著作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房龍著作文筆優美,知識廣博,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幹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的手筆,無論大人小孩,讀他的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在茶餘飯後,得到一點科學常識。

2、讀房龍的書,對他親手繪制的插圖斷不可視而不見。相反,它們是房龍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文字難以替代的内容。房龍的作品不僅是用青少年都能看懂的語言講述了成年人也同樣感興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把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相結合來講述。

3、房龍為寫作曆史耗費了畢生的精力與健康,用他平易近人、生動流暢的文筆把高深、晦澀的曆史知識和理解、寬容和進步的思想普及到廣大普通讀者中,向無知與偏執不懈地挑戰,其精神與功績都值得後世的贊揚。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3

第3頁 寫作背景

《聖經》是世界上流傳範圍最廣、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一部書,它是整個西方文明的基石,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房龍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來,一直廣受贊譽,傳讀不衰。房龍對人生和事物有着積極、深刻的理解,他用樸素、睿智的聲音講述古老故事的同時,也演繹出了《聖經》故事背後的浩大人類曆史進程。

在他的筆下,《聖經》時代的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變得鮮活而生動,這一古老的經典不再是隻有少數人才能解讀的神秘之作,而是一部充滿了民族悲傷和喜悅、苦難與盼望的記錄,一部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其莊嚴意義的偉大著作。《聖經的故事》把《聖經》中的神話、傳說和宗教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讓人頗感親切而容易接受。

房龍用優美的筆觸、頗具鏡頭感的故事,娓娓叙述了《聖經》中所謂的神迹、猶太人的起源和他們的命運以及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系,耶稣的誕生、耶稣的童年、耶稣之死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令人感興趣的問題。

《聖經》中原本紛繁的人物、深奧的教義、各種陰謀與戰事,被房龍闡釋得清晰又迷人。輕松風趣的行文中,又不乏引人深思的力量。潛心品讀,我們将會發現有一種摒棄偏執與無知、提倡寬容與善良的健全理性,在字裡行間淙淙流淌。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4

第4頁 内容概要

聖經是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的窗口。作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經典,它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書籍,其中的挪亞方舟、摩西渡海等曆史故事廣為流傳。房龍以其淵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和生動而不流俗的語言,告訴你聖經的故事。

《聖經》作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經典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書籍,其中的神話、曆史故事及其蘊含的哲理是兩千多年來人類力求索解的奧秘。房龍以其淵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和生動而不流俗的語言,闡釋了《聖經》的精化,被公認為這方面最好的圖書之一。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罪惡,而遭到神怒氣的嚴懲,自從挪亞一家乘坐方舟求生以來,人類曆史便開始了嶄新的篇章。作為挪亞的後代,閃族人,亞伯拉罕,後稱為希伯來人,得到天啟帶着族人前往應許之地迦南。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神許諾他的後裔将繁榮昌盛,在此之後,亞伯拉罕,不顧周圍遭受的質疑,随即率領族人踏上充滿艱險的旅途。

在途中他經曆了無數的考驗,目睹了罪惡之城索多瑪的毀滅。他的事業被後代繼承,而後又過了幾個世紀,神又使摩西率領自己的子民以色列人擺脫法老奴役,以各種神迹确立了神與以色列人的地位,神讓摩西以十誡立約。在此之後曆經諸多時期,見證着一個傳奇民族的綿亘了許多世紀的興衰與發展史。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5

第5頁 名言佳句

1、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這是我最經常誦讀的一段經文,也是基督教神學思想的核心。這裡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戰勝死亡,獲得真理。

2、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這是耶稣登山寶訓中最短的一段,但卻是整個新教精神的核心。對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無盡艱險,就意味着走窄門。

3、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基督教是愛的宗教,這就是使徒保羅對愛的诠釋。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因這段話而皈依基督教,可見愛是無可比的。

4、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裡?死的毒鈎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上帝,使我們借着我們的主耶稣基督得勝。

使徒保羅用優美的語言闡明了基督教的脈絡:原罪與堕落,犧牲與救贖,勝利與永生。總體說來就是用愛戰勝死亡。

5、草必枯幹,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草必枯幹,花必凋殘;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

舊約的最大特點是信念。這句話就是無比堅定的信念,既是相信上帝,又是相信作為上帝選民的自己。以色列人的輝煌,大半緣自信念。

6、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末了必站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上帝。

這是約伯的信念。無論承受多麼巨大的打擊、多麼絕望的境遇,都不可放棄希望、放棄信仰。亨德爾為此句作的詠歎調也極為感人。

7、不可封了這書上的預言,因為日期近了。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

我最開始就是看了《啟示錄》才傾向于基督教的。《啟示錄》中有很多讓人不能不動容的話,這句隻是其中代表而已。

8、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饑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然而,靠着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聖保羅真是無與倫比的傳道者,他的講道是如此氣勢磅礴且發人深省。這段話繼承了舊約的信心,增加了新約的愛,完美地體現了基督教精神。

9、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傳道書》是舊約中我最喜歡的篇章之一,傳道者的話雖低沉消極,卻又蘊涵着希望。能夠用來戰勝愁煩和憂傷的,隻有一件事:信仰。

10、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這也是亨德爾歌劇《彌賽亞》中大合唱《哈利路亞》的歌詞,它是至今唯一能讓我多次熱淚盈眶的歌曲。從這短短的幾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無窮的勝利喜悅。歡呼吧!因為勝利屬于我們。

(未完待續)

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名著速讀國外篇----第五十四章聖經的故事)6

(文中圖片、資料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提供者)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