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 别人見到對象,心怦怦直跳
我見到對象,哇哇想yue ”
這……
并非段子
而是發生在一個男生身上的真事
一談戀愛就容易吐
難道他有“女朋友過敏症”?
到底什麼情況?
反複嘔吐5年多
起因竟是“談戀愛”
今年4月底,深圳大學總醫院消化内科接診了一位孫先生(化名),他自訴反複惡心、嘔吐5年餘,兩天前又開始吐了。因為太難受,還自己摳吐了兩回。
小孫擔心消化道出問題,便就醫檢查,但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身體并無異常。
那為什麼會嘔吐呢?
消化科醫生看出事情有些不尋常,于是邀請臨床心理科、神經内科醫生會診。
臨床心理科醫生經過一番查問,發現了關鍵所在。原來,29歲的小孫,每次出狀況的時間點都很巧,“和新建立的情感相關”,也就是“談戀愛”。
最終,小孫被确診為神經性嘔吐。
原來,小孫曾經是留守兒童,小時候和奶奶同住,奶奶年紀大,很少帶他出門玩。之後到深圳和父母團聚,沒有小夥伴,又因為一口家鄉話常被人嘲笑,有些不敢和他人交際。
據醫生分析,小孫早年存在兒童期忽視,在腦發育關鍵期,缺乏愛、安全和經驗刺激,導緻形成回避型人際依戀。
成年後,和女性建立穩定戀愛關系,需要主動浪漫行為,這對于小孫來說,情感消耗顯著,觸發了早年不安全的感受,嘔吐實質是對壓力的應對方式。
幸好,住院5天,小孫得到初步心理疏導,并配合藥物幹預,經過對症治療後,情況穩定,順利出院。他表示,将遵醫囑繼續服藥,也準備預約醫生開始心理治療。
來源:深圳大學總醫院
為什麼會神經性嘔吐?
神經性嘔吐的原因複雜,涉及遺傳、神經發育、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等。
在社會心理以及家庭因素方面,研究發現,神經嘔吐患者的家庭關系常表現為糾纏、僵化、過度保護及缺乏自主,家庭常回避沖突或者缺乏解決沖突的能力,甚至有些家庭把孩子卷入到夫妻矛盾之中等等。
而有些則是家庭關系過于疏遠,比如發生于生命早期的忽視或者虐待,兒童無法形成安全的依戀,在其後人際建構中常陷于矛盾或者回避狀态。無法建立健康的社會關系常讓個體陷入焦慮或者抑郁。
患上神經性嘔吐怎麼辦?
第一步,弄清楚導緻嘔吐的壓力來源,增加對自己壓力到來時感受的辨識。
第二步,可以嘗試自我療愈。比如,通過正念和冥想覺察身體和情緒的變化,傾聽内在感受,情緒和思緒等。隻是覺察,不要試圖控制,逐漸學會和自己内在的感受相處。
第三步,心理治療被常規用于神經性嘔吐,對于糾纏僵化的家庭治療,通過家庭治療,穩定家庭結構,界定家庭成員的人際界限,減少家庭的沖突,減少個體在家庭關系中的壓力。對于遭遇創傷和忽視的個體,通常通過認知治療,加深體驗和對情緒覺知,并解決存在的創傷性體驗。
第四步,藥物治療。
你或周圍的人遇到過神經性嘔吐的情況嗎?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