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課 鈎趯的複合筆勢「四」
現在我們知道了,一個筆畫譬如一裹,它收尾時可以加鈎,加鈎的意思就是沒有踆鋒,用一個暗節點就可以了,這是一條弧線。另一種就是加趯,這是必須踆鋒的。
「永」字八法把趯當作單獨一筆,任何筆畫如果要加趯,都要先結束第一筆。通常是頓筆收,然後中間用一個踆鋒來過渡,最後趯出,這就是「筆筆斷而後起」的思想,是張旭在「九用」、「八法」中的規定動作。
整個過程如果用另一種表示法,就是撥鐙法四個動作,推拖撚拽,其實就是畫十字,據說是韓愈所傳授的。
鈎趯這兩種複合筆勢,可能各有一個專稱,但也可能合用一個專稱,如一裹加鈎趯,都稱之為玉鈎。
三 撇加鈎趯
今天要講撇加鈎趯,道理是一樣的。什麽是撇?行筆走七號方向都稱之為撇。一撇的尾部可以出現鈎,也可以出現趯,關鍵就是踆鋒不踆鋒。
3.1撇向左鈎趯:反引勢
一撇向左鈎趯,都叫做反引勢。所謂「引」,本義是開弓,引申義是拉長。「反引」就是反向拉長,一撇本來是從上寫到下,現在回頭向上了。
皇象《急就章》
我們知道,一撇本身沒有鈎趯,最早是因為草書的連寫,在使轉中產生了牽連,這使一撇寫完後有了牽絲,這就是鈎趯的來源。
一撇下來7號位,回頭向上就是2號方向,有時也走1號或者3號。這就形成了一條弧線,一個迴圈。7號面寫下來是順時針內向圈,內旋,往上轉向用2號面,就屬於外拓了。從內旋到外拓必定有一個絞鋒點,所以要特別注意換筆心。7轉2,是用毛筆正反兩個側面去寫,這是一個鈎。
比較安全的轉向方法,就是踆鋒加節點。跟蟹爪、玉鈎一樣,7號位一撇下來頓筆收,這是先把撇結束,然後踆鋒、趯出。寫鈎用正反兩個側面,書法中又稱為翻,比較難寫,右邊這種有踆鋒的反而容易寫好,這是趯。
王羲之《蘭亭序》
你看《蘭亭序》中的「夫」字,《蘭亭》是草稿,王羲之本來寫的是「也」字,後來改為「夫」。「也」字筆畫很細,「夫」字罩在上面,筆畫當然粗了。但這一用力,一撇下來很粗,側鋒在紙面上很多,轉身就很困難。這時隻要收筆、踆鋒,就容易趯出了。
要注意這一趯真正的意義,是筆心方向換過來了。
這種帶有趯的撇,都稱之為反引勢。
這個「欣」字左邊長撇也有趯出,這就是反引。右旁第一筆撇也有轉圈收鋒,但沒有趯。
這個「茂」字左下第一筆有沒有踆鋒呢?
看起來沒有。我們也稱它為反引勢,其實是先內旋、後外拓,在絞鋒點上用了換面動作,以3號面向上寫出。整個筆畫,從起筆到收筆是7-9-8-7-3。
柳公權《玄秘塔碑》
柳公權《玄秘塔》這個「成」字,一撇尾部加趯,是趯向4號位,寫起來跟「永」字八法中間的蟹爪勢一樣。
《陰符經》
《陰符經》這個「鬼」字,有很長的反引牽絲,這一撇用筆很細,在絞鋒點上隻要揉搓一下就可以換筆心。踆鋒是轉圈,揉搓往往在一條直線上來回,它的作用也是把筆心方向糾正過來,比踆鋒轉圈快,但這不是一個趯。
戈守智《漢谿書法通解》說:
■「反引之勢,輕利為美。
■張懷瓘曰:『王濛善用此法』。《宣示》『拳』字是也。」
這裡戈守智引張懷瓘說「王濛善用此法」,漏了一個字,張懷瓘原文是「王濛草善用此法」,是指王濛寫章草常用反引。
據說王濛善學鍾繇,草書經常用反引,但宋代《宣和書譜》記錄內府隻有一件行書,今天我們都看不到了。
鍾繇《宣示表》
至於戈守智說鍾繇《宣示表》中的「拳」字,這是小楷,不是章草,現在可見的拓本也沒有反引勢,不知道戈守智當年看到的是什麽版本。
3.2撇向右鈎趯:豎筆勢
一撇通常不會在右邊加鈎趯,所以沒有一個專稱。有時候一撇加一策,通常就會當作豎筆勢一開,一個折。
王羲之《蘭亭序》
你看這個行書「和」字,左旁一折可當作豎筆勢一開。
這個行書「視」字也是這樣。剛才是禾木旁,這個是「示」字旁。
如果這一折縮小為點,那就是一個合點。
就像這個「其」字的左下點,本來是一撇,現在用一個合點來替代。
四 捺加鈎趯
接下來是捺筆加鈎趯。捺筆本身是行走九號位,它也可以加上鈎趯。
4.1捺向右鈎趯:倚戈勢
捺筆向右方鈎趯,這就是倚戈勢。整個「戈」字有五筆,書法中稱為戈法,有關整個戈法後面還會介紹,倚戈勢是「戈」字的中間兩筆。
《玉堂禁經·倚戈異勢》
《玉堂禁經》有「倚戈異勢」一節,把倚戈勢細分為四種:折芒、禿出、借勢、背,「背」字後面漏了一個字,應該是「背拋」。這小節文字不止一處有錯,讀起來相當困難,而且所舉的字例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也不同。
我來大緻解釋一下:如果倚戈勢下沒有鈎趯,稱之為「禿出」。不踆鋒趯,往外收筆就是鈎,稱為「借勢」。踆鋒後趯出,這是「折芒」。如果倚戈寫得很彎曲,出現了一大塊空白,那可以用趯去補充這個空間,這就是背拋。
後來人們把「九」字、「風」字中的乙腳異勢也稱為背拋,意思是差不多,但《玉堂禁經》的「背拋」是屬於倚戈勢的。《玉堂禁經》中「乙腳異勢」隻有蠆毒勢。
智永《真草千字文》
我們來看一些字例。智永《真草千字文》常有倚戈禿出的寫法,如這兩個字,倚戈勢下面就沒有鈎趯。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要注意有些拓本,看起來好像也是倚戈禿出,但可能是石碑損傷,本來可能是有鈎趯的。
鍾繇《薦季直表》
鍾繇《薦季直表》這個「殘」字,右旁有兩個「戈」。兩個倚戈勢收筆不同,上面是縮鋒禿出,下面是向右出鋒,這就是近於隸書的寫法,類似於雁尾。
智永《真草千字文》:倚戈借勢
智永有時候也會這樣收,而且收筆很小。《玉堂禁經》稱之為倚戈「借勢」。
褚遂良《倪寬讚》
褚遂良《倪寬讚》「式」字倚戈勢,收筆也是雁尾,隻不過非常含蓄。如果拉長一點,後來就變成了我們習慣的捺,如「艾」字的這一捺,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智永《真草千字文》:倚戈折芒
至於倚戈折芒,好像折斷麥芒那樣,這是真正的趯,有踆鋒的。智永有時候踆鋒圈很長,上次講過的。右面的「民」字踆鋒就是比較長的那一種。
倚戈背拋,就是反手寫一趯,或者說這一趯向左補空白。
你看《陰符經》中這個「機」字,小圖,這一趯沒有補空的意圖,大圖的這一個就不同了,倚戈一趯是有意向左,這就是倚戈背拋。
《宣和書譜》宋
■先是釋智永善羲之書,而虞世南師之,頗得其體,太宗乃以書師世南。然嘗患戈腳不工,偶作「戩」字,遂空其落戈,令世南足之,以士魏徵。
■徵曰:「今窺聖作,惟『戩』字戈法逼真。」太宗歎其高於藻識,然自是益加工焉。
書法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說唐太宗跟虞世南學書法,這個倚戈勢老是寫不好。有一次寫「戩」字,右旁的「戈」他叫虞世南代寫,然後拿給魏徵看,魏徵說:「皇上今天這個戈法寫得很像虞世南了。」
倚戈勢要寫得好,有兩點要注意:一是中間有個暗節點,手腕動作是左-右,二是趯出前有個明節點,要頓筆收、踆鋒。這兩個節點的動作,我懷疑當年虞世南沒有告訴唐太宗。你看唐太宗寫的這兩個倚戈勢,就是太直,沒動手腕,趯出前的踆鋒也沒搞清楚,明暗節點都不對。唐太宗《筆法訣》說:
《筆法訣》唐太宗
■為戈必潤,貴遲疑而右顧。
他的經驗就是說,慢慢地向右寫,這話沒說到點子上,想像唐太宗寫戈的情景,就是遲疑地向右出鋒。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虞世南自己寫的倚戈勢,如《孔子廟堂碑》「夷」字,就這麽漂亮,這裡的原因你們自己想像吧,我覺得唐太宗很可憐。
彎筍勢
倚戈勢比較直,歷史上有人叫它直戈,如果放平一點,有人稱之為橫戈,比較正式的專稱是彎筍勢。
智永《真草千字文》
彎筍勢通常用於「心」字中間,其實跟「乙腳異勢」中的蠆毒勢非常相近。它的寫法和倚戈勢是一樣的,也是有明暗兩個節點。我就不多說了。
《陰符經》
提醒一下,《陰符經》中的「心」字,有時候會用到一圈反趯,這是比較少見的。當然,《陰符經》中用踆鋒後趯出的也很多。
4.2捺向左鈎趯
捺筆有沒有向左或向下鈎趯的情況呢?有的。
如王羲之這個「終」字,行書,一捺就有向左七號位的趯,但這時候一捺寫得很平,和橫筆沒什麽不同了,所以這一筆可以歸入折釘勢。
王羲之《喪亂帖》
王羲之《喪亂帖》中的「墓」字,右旁一捺有鈎,這也可視為折釘勢。這是換面寫的,沒有踆鋒,所以是鈎。
王羲之《蘭亭序》
那這一筆怎麽辦呢?這個可以歸入曲抱勢。如果是踆鋒以後趯出,那就是一個拉長的合點了。你寫得短一點,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來總結一下鈎趯的複合筆勢,我已經講了五種筆畫上加鈎趯,這就是點、橫、豎、撇和捺。
點有鈎的就是兩向點和曲抱勢,這是單一筆勢。點有趯的複合筆勢,就是合點栗子勢。
橫筆往上加鈎趯是乙腳異勢中講的,有外略勢、蠆毒勢和鳥雛勢,主要是收尾不同。
橫筆往下加鈎趯,有折釘勢、冖頭勢和宀頭勢。
豎筆向左鈎趯,有蟹爪勢和玉鈎勢。豎筆向右鈎趯,我介紹了斸鈎勢和打鈎勢。
一撇加鈎趯,主要是反引勢。
一捺加鈎趯,這堂課講了倚戈勢和彎筍勢。
表中的點是較早前講的,最近講鈎趯主要是橫豎撇捺上加鈎趯,這是複合筆勢。
希望各位多加複習。謝謝。
本節要點:
■反引勢:撇向左鈎趯。
■倚戈勢收尾的四種情況。
■彎筍勢:「心」字中間用。
複習思考:
■反引勢無論是鈎還是趯,都是實筆,如果一撇結尾有虛筆牽絲,算不算反引勢?
■倚戈勢能不能像《陰符經》的彎筍勢那樣用反趯?91行這個「藏」字的倚戈勢怎樣收尾?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觀看本課完整視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