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禅,比起這個名字,他更為讓人熟知的是他的小名阿鬥——"扶不起來的阿鬥"。他是蜀漢的末代皇帝,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扶不起來的阿鬥"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意思是劉禅盡管有諸葛亮、姜維這樣優秀的屬下忠心耿耿地輔佐,但最終蜀漢還是在他手上滅亡了。由此可見劉禅不思進取,昏庸無能,怎麼扶也扶不起來。
人們對劉禅的評價似乎總是浮于表面,通過諸如《三國演義》類的書籍,加以解構重塑,片面地給劉禅貼上昏君的标簽。可在三國這樣一個血雨腥風的亂世,劉禅卻能穩坐皇位41年,從章武三年(223),直到景耀六年(263年)蜀漢滅亡,其在位時間,在整個三國時期所有的國君中是最長的,他真的如此昏庸無能嗎?自然不是,他一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首先從劉禅的經曆來看,他并不是一個養尊處優、不學無術的纨绔子弟。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曾這樣評價劉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劉禅年幼時,就跟随父親颠沛流離,體察民生疾苦;并且受劉備和諸葛亮的調教,習《韓非子》、《六韬》等各類典籍,學習治國之術,又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還曾學射練武。因此他有學識智慧,明事理,他也繼承了父親的個性,性格平和。
劉禅被诟病最多的就是"樂不思蜀"這個故事了。《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中曾記載:"司馬文王與禅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問禅曰:"頗思蜀否?"禅曰:"此間樂,不思蜀。"景耀六年(263),蜀國被曹魏所滅。劉禅投降後,被魏元帝封了個無實權的"安樂公",并命他遷居到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實際上也就是将劉禅囚禁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魏國的實際掌權人司馬昭為了試探劉禅是否存在謀反之心,故意在宴會上安排了蜀國歌舞,想看看是否會引起劉禅的思鄉之情。可劉禅看了表演無動于衷,甚至說出"此間樂,不思蜀"這種話。因而被後世人們廣為诟病,認為劉禅昏庸無道,毫無尊嚴。
清代學者周壽昌在評價這件事時,卻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恐傳聞失實,不則養晦以自全耳"。試想,作為亡國之囚的劉禅,境地可謂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但凡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此時的劉禅,說出樂不思蜀這樣的話,與其說是昏庸,倒不如說是韬光養晦,通明智達。
最後,劉禅被認為是"扶不起來的阿鬥"的原因還在于,他的"無所作為"。在劉禅在位的四十餘年間,他似乎都沒有建立什麼功績。可依照當時情況看,劉禅的無所作為也是另一種作為。劉備命喪白帝城後,年僅十七歲的劉禅繼位,面臨的情況是水深火熱,内憂外患。外部魏國虎視眈眈,内部不僅人才所剩無幾,還要面臨孟獲、高定、朱褒的叛亂,政權搖搖欲墜。
諸葛亮逝世像是平地一聲驚雷,加上多次北伐無果,蜀國政權風雨飄搖,國勢急轉直下。這樣的背景之下,劉禅能做的隻能是休養生息,無為而治,而非窮兵黩武,向外擴張。也許這種溫吞的治國方式加上蜀國統治的岌岌可危,劉禅在百姓眼中就成了一個無能昏庸的皇帝。
對于劉禅的不戰而降,王隐曾在《蜀記》中講:劉禅之所以甯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亡國已是大勢所趨,既如此,他隻能選擇做一個愚昧的亡國之君,好保全自己的性命,好讓蜀地百姓能擁有更好的政策。于是,他将自己的狡猾才智隐藏在了愚昧麻木的外表之下。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禅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劉禅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劉禅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由此可見,劉禅并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相反,他活得透徹,看問題也極為清楚明白。
後世之所以認為劉禅是"扶不起的阿鬥",不過是受傳統成王敗寇思想的長期灌輸。以成敗論英雄,而非以是非論英雄,是我們長期的思維定勢。後主劉禅,雖然算不上天縱英才,卻也是大智若愚,出類拔萃了,一人之力守基業41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昏庸無能來形容劉禅,實在是失之偏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