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淅淅瀝瀝的小雨讓人感受到秋日的涼意,這個秋天裡的節氣的到來,反映着季節更替,也反映着日照變化。秋分過後,北半球日趨晝短夜長,溫差越來越大,氣溫漸低,慢慢步入深秋。
“秋分作為‘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洛陽市著名民俗學者劉百靈說,秋分這天用圭表測日影的話,影長為古尺七尺二寸四分,相當于今天的1.78米,影子的長度與春分節氣相等。
漢朝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寫道:“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因此秋分也跟春分一樣被稱為“日夜分”。
劉百靈說,秋分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秋季從立秋開始,到霜降結束。秋分正好是立秋到霜降的九十天之半,平分了秋季;二是這一天晝夜相等,各為12個小時,平分了晝夜。從此,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變為晝短夜長。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節氣。秋分時節北半球的晝夜溫差越來越大,一天比一天冷,漸漸進入深秋季節。
天文學上規定,秋分為北半球秋季開始。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開始秋收、秋耕和秋種的“三秋”生産。但是因為氣候等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秋收的情況也不同。秋分後,洛陽農村開始送糞犁地,洛甯、宜陽、嵩縣、栾川等丘陵地區開播小麥。農諺說“白露到秋分,犁地要認真”,“秋分到寒露,種麥不遲誤”。
《洛陽市志·民俗志》中的洛陽傳統節氣候應提到,秋分的候應是“收獲玉米、芝麻、花生、荞麥、水稻,家燕離巢”。
秋分初候之時,氣候清爽幹燥,人們也從暑時的燥熱不安轉為秋高氣爽、心曠神怡。然而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秋分之後,随着陽光南移,冬天也不遠了。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自然時間觀》一書中提到,作為陰陽、晝夜的分界點,春分和秋分也劃分了不同的人生境界。春分之後晝比夜長,似乎充滿了希望;秋分後夜比晝長,日複一日,逐漸蕭瑟,生命進入了低谷。秋分與春分一起,形成兩種天地,兩種境況。
秋分的候應是“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水始凅”。古人認為雷是由于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盛,人們基本上聽不到雷聲了,就叫作“雷始收聲”。
“蟄蟲坯戶”指的是秋分後,各種小蟲鑽進泥土裡準備冬眠,“坯”是細泥的意思,這裡形象地形容為蟄伏土裡的小蟲在地下用細泥糊一個冬眠的窩,留一個小洞作為進出的孔道,等天氣再冷的時候,小蟲就把小洞塞起來,進入真正的冬眠期。劉百靈說,另外也有“蟄蟲壞戶”一說,這指的是有的蟄蟲在秋分前後,開始損害各種東西。
“水始涸”是說秋分時節與春夏相比,降雨量漸漸減少,地裡開始幹涸。
秋季是古人詩詞歌賦裡一個重要的題材,而且秋季容易讓人生出悲情,也許是“草木搖落而變衰”的秋季引發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共鳴,這樣的詩歌有很多,例如“萬裡悲秋常作客”“秋風秋雨愁煞人”等,“傷春悲秋”更是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多愁善感。
然而,咱們的洛陽老鄉、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卻一反常情,他在《秋詞》中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詩不僅寫出了秋天的生機和曠達,還表達了一種開闊的胸襟和昂揚的精神,讓人為之一振,語出驚人又别具一格。
物随心轉,境由心生,與其揣着滿腹愁腸,不如欣賞這美好的秋色吧。 (洛報融媒記者 李砺瑾/文 賈建民/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