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性是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人的本性,這個詞出自馮夢龍《醒世恒言》:“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具體内容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花魂》。
元楊顯之《潇湘雨》楔子:“老夫秉性忠直。”
清《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即至明有袁觊、袁珙者,秉性倔強,灼知真主。”
《紅樓夢》第九十回:“薛蝌一則秉性忠厚,二則到底年輕。”
清林則徐《會谕澳門同知再行谕饬義律繳上交兇稿》:“念其秉性未馴,或日久自知悔悟。”
清方文《訪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詩:“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還杖藜。”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八章:“憑着這個青年團員正直的秉性,他覺得孫水嘴未免說得過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