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3:41:25

長城内外,燕山太行,風景如畫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疫情過後

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大家好

這裡是“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節目

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1

刺繡工藝是服飾文化中

最為光彩奪目的部分

皇家滿繡曾多次

為承德赢得國家級榮譽

《最美的鄉村》的熱播

把皇家滿繡再次帶入大衆視野

劇中,村支書和扶貧幹部

帶領女性開啟了刺繡生涯、通過手藝緻富

今天我們跟随名牌導遊舒建華

走進電視劇的原型

皇家滿繡

讓您近距離了解滿族刺繡的前世今生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2

名牌導遊 舒建華

皇家滿繡來自河北新聞網00:0009:10

點擊音頻收聽《皇家滿繡》

重現:《最美的鄉村》将其帶回大衆視野

随着河北省組織創拍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最美的鄉村》在央視熱播,該劇因作者、演職人員、題材和取景以承德為主,又掀起一輪關注承德的熱潮。

不僅将承德秀美的風光、美麗村景盡現人們眼前,劇中第一個扶貧項目——皇家欽承的刺繡工藝,更是引人注意。被譽為滿族一絕的皇家滿繡,彰顯了承德滿清曆史文化的厚重。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3

《最美的鄉村》劇照

《最美的鄉村》劇中唐天石和盧振興帶着村裡的繡樣去市裡繡品商場咨詢的場景,是在承德市中心金龍購物廣場取景,劇中提到滿族刺繡有200多年的曆史。

追根溯源,滿族到底何時出現刺繡的呢?從出土古針的情況看,與關内刺繡可謂鸾鳳齊生。清太祖努爾哈赤建都後,還曾專門派人到江南織造學習紡織絲綢用品,制造“蟒鍛褂子”,登基時穿“五彩龍袍”,可謂滿繡最早的“禦品”。待滿族問鼎中原後,滿繡正式走進紫禁城,成為宮繡,被稱為“中國清朝皇族刺繡”。

驚豔:描鸾刺鳳 皇家禦品

滿繡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既借鑒了蘇、湘、蜀、粵四大名繡的獨家技藝,又保留了自身的藝術特色,繡風大氣粗犷,柔中帶剛、粗中有細。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4

滿繡樣衣

滿繡分為宮廷刺繡和民間刺繡,宮廷刺繡多用于繡制帝王龍錦、皇後鳳袍和宮廷文武官袍,象征着皇權與地位、身份和等級。用氣勢恢宏的龍紋圖案裝飾龍袍,彰顯皇家富貴尊榮、榮耀騰達的氣派。

滿繡的針法多為盤金繡和打子繡。盤金繡,用金線,繡出的紋樣非常立體、氣勢恢宏。因金線稀有,在當時僅為皇家所用。打子繡的紋樣主要為螺旋紋,繡出的紋樣形似小珍珠,堅實耐用,美觀漂亮。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5

滿繡樣品

在避暑山莊博物館珍藏着兩件滿繡皇家珍品,是慈禧穿過的“清雪灰緞繡蝶蘭花盆底鞋”和“明黃綢繡藤蘿袷袍”。從展品中,可以清晰看到袷袍領、襟、袖邊緣鑲上寬邊做刺繡裝飾,繡法精細、紋飾華美。

繁盛:非遺滿繡 繡出扶貧之花

承德民間滿繡雖不如宮繡華美

卻也造型生動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6

滿繡樣品

滿繡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以滿繡聞名,與隆化縣的宮繡都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的傳承将滿族文化的精髓得以保護,對技藝開發與創新、可持續性發展又使得滿繡屹立于刺繡之林不倒。

非遺最難做的工藝品(藏在針尖裡的非遺)7

《最美的鄉村》劇照

皇家滿繡精品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成績,如今已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灤平縣、隆化縣設立了5個生産基地,助推農村勞動婦女脫貧增收。

經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

滿繡仍煥發着耀人的光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