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諺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說法。春種秋收,關鍵在春。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山西民間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
晉東南地區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竈,據說可以祛蚍蜉。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
立春節,女孩子剪彩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争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甯等地習慣用絹制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
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内裝豆、谷等雜糧,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谷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