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周盤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一個酒後初醒的早晨,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由此引出那句著名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海棠,在傳統文化素材中,占據了很大地位。說起海棠,我們總會覺得有種春意遲遲的慵懶感,無論是形、意,還是顔色,都美不勝收。
慕蓮·香雲紗茶席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早在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就有記載海棠花在中國古代的栽培曆史。在漢代,海棠花就已經與園林藝術結下不解之緣,在漢武帝的林苑中,群臣都争相敬獻了珍貴的花卉植物,其中有四株海棠,尤其深得皇帝的喜愛,從此便成為皇家園林中的重要角色。
唐代,海棠無論是在文化發展還是種植範圍,甚至是觀賞價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飛躍。
嘉慶款綠地粉彩開光礬紅彩詩文海棠式洗
山月·香雲紗杯墊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楊太真外傳》中記載唐明皇李隆基曾将海棠比作楊貴妃,後來宋代文學家蘇轼還曾據此作過詩句: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唐代大詩人賈島《海棠》也有“昔聞遊客話芳菲,濯錦江頭幾萬枝”的佳句,稱道成都錦江兩岸的海棠花。
到了宋朝,一個無比風雅的朝代。海棠花達到鼎盛時期,研究海棠的書籍層出不窮,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就是《海棠記》和《海棠譜》。在中國宋朝時期,海棠不但深受到人們的喜愛,而且宋代的帝王對海棠花更是特别的鐘愛。
宋徽宗在宋朝末年的時候,下令在京城開封建成皇家園林,名字叫做“艮嶽”,在園中栽培的全是海棠,所以當時的勝景被稱作“海棠川”。
宋人海棠蛱蝶圖單頁
海棠在明朝遍及全國各地,可謂是無處不在。花園、道路、庭院、寺廟等處都留有海棠的足迹。不僅僅是園林和瓷器,就連衣物刺繡、家具建築都有了海棠花的影子。
清朝時海棠的勢頭仍然不減,因為瓷器技藝的不斷成熟和各種器物的興起,海棠作為素材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極其浪漫。
《群芳譜》謂:“海棠盛于蜀,而秦中次之。其株倘然出塵俯視衆芳,有超群絕類之勢。而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約如處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比,蓋色之美者惟海棠。……以其有色無香,故唐相賈耽著《花譜》,以為花中神仙。”
海棠周盤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文人們常用海棠寓意佳人,表達思念、珍惜、慰籍從容淡泊的情愫。又因為“棠”與“堂”諧音,海棠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寓意“玉棠富貴”;與菊花、蝴蝶相配,寓意“捷報壽滿堂”;與五各柿子相配,寓意“五柿同堂”。
海棠花姿潇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
淩梅·海棠茶席 攝影 | 李冉@倉巴鹿人
王穀祥海棠扇頁
花,是一種生活的裝飾,在枯燥無味的日子中,總能給我們一點逃離俗世的自由。種花,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事,但願意在這件事上花費時間的人,一定是注重生活品質的人。
“一個人能觀察落葉,鮮花,從細微處欣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麼樣。”
主編/倉巴鹿人
撰文/阿森
圖源/故宮博物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