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最重要的價值是它所體現的辯證思維,這種辯證思維可以應用到今天我們學生、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在具體介紹《孫子兵法》中的辯證思維之前,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辯證思維,以及辯證思維的四個内涵,我先舉兩個例子。
小明從小非常調皮,是老師和小朋友眼中的壞孩子,調皮是一種不好的品質;但是另外一方面,正因為小明經常調皮搗蛋,也說明他思維活躍,機智敏捷,這是一種很好的品質。同樣一件事,從不同的側面看可以得出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再比如小明從小記憶力很好,因此他從小學習成績很好,但是長大了他發現,隻擅長死記硬背在工作中并不是好事,甚至還讓一個人呆闆,缺乏靈活性。同一個品質,在不同的時間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些都是辯證思維的例子。
從定義上講,辯證思維是反映和符合客觀事物辯證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的思維方式,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是相對的。邏輯思維基于因果推理,追求邏輯一緻性,排斥矛盾。但是辯證思維正好相反,辯證思維兼容矛盾,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另外,邏輯思維是一種靜态思維方式,借助于形式邏輯來進行推理,典型的形式邏輯包括演繹法和歸納法。而辯證思維是一種動态思維方式,以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并不局限于此時此刻的邏輯結論,具體來說,辯證思維有四個特性。
首先,它們有兩個相互對立或者矛盾的觀念,在《道德經》中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天下人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什麼是惡,知道了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什麼是不善。美醜善惡,高低難易是相互對立的,但是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就像上面例子中,小明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也是相對班上其他同學,如果把小明放到一個調皮孩子更多環境,小明可能就看起來沒那麼調皮了,這是辯證思維的一個特征。
其次,兩種對立和矛盾的觀念同時存在于一個事物中。舉個例子,在《莊子·秋水》篇中說:“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用差别的眼光來看,順着事物大的方向去觀察,事物沒有不大的,順着事物小的方向觀察,事物沒有不小的。事物的大小、高低、美醜、善惡并沒有本質的區别,它們可能是存在于一個事物内的,就像一個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以上兩個特征是辯證思維中的靜态特征,而下面兩個特征是辯證思維中的動态特征,更為關鍵。
第三,對立和矛盾的兩方面會相互影響和相互轉換,并且周而複始。在《道德經》中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這裡面蘊含兩個重要思想,第一個是事物都有向反方向運動變化的趨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就像一年四季,冬去春來一樣。而第二個才更重要,矛盾是同時存在的,且同時發展變化的。當事物向一個方向運動的時候,反方向的作用力也會逐漸加大,直到最終徹底改變方向。就像鐘擺一樣,在向左擺動的時候,會聚集向右擺動的力量,當這種力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鐘擺就會向右擺動。就像在寒冬中會孕育春天的希望一樣,就像一個人膨脹的時候,其實他的風險也在膨脹一樣,當這種風險達到一個臨界點,事情就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矛盾對立的兩面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甚至沒有本質的區别,事情在變好的同時,其實也在變壞,這看起來很矛盾,但現實中很多事情正是這樣。樂極生悲、盛極而衰、福禍相依都體現了這種智慧,這裡的關鍵是,不是“樂極”了才“生悲”,而是在快樂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悲傷的種子,矛盾雙方是并存的,而且是一起發展演變的,這是道家思想辯證法,也可以稱之為“自然辯證法”。
第四,對立和矛盾的兩方面會呈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周而複始,矛盾的雙方會在更高層次上達到統一,這種辯證思維,就是黑格爾提出的辯證思維。黑格爾舉過一個例子,他說,花朵開放的時候花蕾消逝,可以說花朵是對花蕾的否定,然後花朵會變成果實,可以說果實就是對花朵的否定。從花蕾、到花朵、再到果實,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們的流動性卻使它們,同時成為有機統一體的環節,它們在有機統一體中,不但不互相抵觸,而且彼此都同樣是必要的;而正是這種同樣的必要性才構成整體的生命。
恩格斯總結黑格爾辯證法的思想為三個原則: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和否定之否定。我們可以用黑格爾的辯證法來解釋事物的變化發展,同時,我們也可以用道家的辯證法來解釋事物的變化發展。比如一粒種子變成一棵幼苗,再從一棵幼苗變化成參天大樹,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符合黑格爾的辯證法。但是在更大的尺度上,參天大樹又會死去,然後新的種子又會新生,又會經曆從種子和樹苗,再到參天大樹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周而複始,生生不息的,而這個過程,則符合道家思想的自然辯證法。
總之,辯證思維是一種解釋力非常強大的思維方式,但我們也需要警惕陷入“相對主義”的陷阱,很容易把辯證思維當成一種詭辯的工具,甚至合理化現狀,這也是很危險的,這裡就不展開了。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方式。
邏輯思維排斥矛盾,追求一緻性,但辯證思維兼容矛盾,并且認為矛盾正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動力;邏輯思維是靜态思維,更注重邏輯形式本身;而辯證思維是動态思維,更注重現實本身。
在《孫子兵法》中就深刻地體現了戰争的辯證思維,戰争是瞬息萬變的,任何靜态的理論分析都無法應對各種複雜情況,唯一堅持辯證思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那下一篇文章,我們就來具體分析《孫子兵法》中的辯證思維,更多精彩内容,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