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大一院
說起貧血,幾乎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補點鐵,不就好了嘛!其實,貧血的治療并沒有這麼簡單,甚至有些人的貧血都不是“真貧血”,是由于身體其他疾病所導緻的。
紹興57歲的大偉叔(化名)就因為貧血怎麼好不了,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就診,被發現是得了小腸間質瘤導緻消化道出血,才引起久治不愈的貧血症狀。
貧血半年、拉出柏油樣黑便,57歲紹興大叔的生活亂套了“那個時候真是把我急死咯,吃藥、補營養、中藥調理……能想到的方法都試了,人就是不舒服。”在家人眼中,一向身體強健的大偉叔是從今年年初開始變得這麼弱不禁風的,甚至成了一個“藥罐子”。
今年初,大偉叔時常感到頭暈、乏力,以前每天下午都要去村老年活動室搓麻将的他也連着好幾天都缺席。不放心的女兒帶着他去當地醫院就診,一查發現他的血色素很低,被診斷為貧血。
貧血?這平時飲食各方面啥也沒落下,怎麼會突然貧血?心中閃過一絲疑慮,但也很快淹沒在家人潮水一般的關心中。
“牛肉、豬肝、鴨血、木耳……自從說他貧血後,我餐餐給他營養配齊。”大偉嫂說,除了監督他每天按時吃藥,從飲食上給他補一補,女兒、女婿還隔三差五送各種補品過來,家裡光紅棗就存了滿滿一櫃,但大偉叔仍然常常臉色蒼白,每天都無精打采的,“中藥也調理過,但他整個人看着還是很虛。”
就這麼補了将近半年,直到有一次,大偉叔無意間提起自己最近好像有點便秘,大便是黑黑的,像柏油一樣,引起了女兒的重視,帶他在當地醫院一查,内鏡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伴隆起糜爛”,全腹CT提示空腸近端有一個病竈,考慮是間質瘤。
小腸上長了乒乓球大小腫瘤,手術成功切除幸運躲過一劫間質瘤?這貧血都還沒治好,怎麼又得了腫瘤?來不及震驚,女兒又趕緊帶着他到浙大一院腫瘤外科就診。
“醫生,你幫我爸爸看看,他最近有點黑便,我們總以為是消化不良,但地方上醫生說有腫瘤。”大偉叔的女兒焦急地開了口,又說出了父親近半年貧血等症狀。
“根據現有的檢查結果,間質瘤診斷還是比較明确的,而且長期貧血、黑便等情況說明消化道出血比較嚴重,需要盡快治療。”接診的腫瘤外科副主任俞雄飛副主任醫師介紹,就診後血常規檢查,大偉叔的血色素僅為93g/L,而正常成年男性應在120-160g/L,被緊急收治入院。
完善各項檢查後,通過小腸鏡在大偉叔的空腸起始段發現一個巨大隆起病變,而腹部增強CT顯示這個類圓形的病變有3.3*3厘米大小,比常規的乒乓球略小一點。
“小腸間質瘤會使腸道黏膜糜爛潰瘍,緻使腸道慢性出血,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貧血等症狀。”俞雄飛副主任醫師解釋,幸運的是,大偉叔的腫瘤發現比較及時,尚未發生轉移,已于不久前成功接受了小腸間質瘤切除手術。
術後病理顯示他的間質瘤屬于低危,不需要進行放化療,目前術後一個月複查,各項指标都已恢複正常。“家裡那些紅棗扔了也怪可惜的,留着慢慢吃吧,繼續補一補。”沒有了疾病負擔的大偉叔打趣地說。
貧血、黑便、食欲差,這些症狀需盡早就診間質瘤起源于消化道的間葉組織,大多數為惡性,通常由基因突變等因素導緻。小腸間質瘤的總體發病率不高,但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胃腸道間質瘤,約占胃腸道間質瘤的20%—30%,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體。
“小腸間質瘤的臨床症狀無特異性,患者往往在早期也沒有特别的表現,一定程度上造成治療的延誤。”浙大一院腫瘤外科主任滕理送教授介紹,由于腫瘤生長會破壞胃腸道黏膜導緻糜爛出血,約有30%至40%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更為嚴重者還有黑便、血便或嘔血。
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吞咽困難、容易飽腹、食欲不佳、上腹部疼痛或腹脹、體重下降、低血糖、呼吸困難等表現,甚至存在消化道穿孔、大出血,腸梗阻等風險。惡性小腸間質瘤最容易發生肝、腹腔轉移,這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皮膚發黃、小便發黃等情況。
專家提醒,對小腸間質瘤等胃腸道間質瘤,早發現、早治療是一個重要原則,高危人群如果在生活中存在上述表現,或者出現突然的貧血、大便隐血等,都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排查。
在浙大一院,醫生會根據确診患者的大小、部位、有無轉移等因素綜合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手術治療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也可通過介入等方法治療。對沒有發生轉移、腫瘤分級為低危的患者,手術切除後部分可實現根治,對發生轉移或腫瘤中高危的患者來說,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免疫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