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至今吟詠不絕,經過曆代淘洗經典流傳,有一重要原因是情真意切的情感,寄予真情流傳千古。
李白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在惜才重才的盛唐,他的詩深得大家喜愛,所到之處都有朋友,有朋友的地方就有酒,隻要朋友不散,一直逍遙自在。這就不難理解,他說“千金散盡還複來”,是因為有朋友在。
李白平交王侯,傲視權貴,卻對小人物畢恭畢敬,以禮相待。以下幾首真情流動的送别詩就是寫照。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首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詩,詩行間滲透的不是離别的傷感,也不是對友人即将離去的擔憂,而是一次意猶未盡的告别。
詩人與朋友孟浩然在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節,從黃鶴樓揚帆前往揚州,沿途繁花似錦,春色盎然,而揚州又是個繁華富足的盛唐都市,這是幸福的離别,快樂的離别。
李白送朋友上船,目送帆船漸漸遠去。“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眼前浩浩蕩蕩向天際流去的長江水,蘊含着詩人澎湃的心,追随友人意猶未盡,久久遠望。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這首送别詩,寄予詩人深切的關懷,詩句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愁霧。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前後,王昌齡因遭人謗毀,被貶為龍标(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聞訊後,将自己對友人的理解與同情寄予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詩人希望明月一直追随在友人身邊,傳達着詩人對友人的牽挂。
《送友人》表達詩人與友人依依不舍之情。”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詩句将“浮雲”比作“遊子”,将“落日”比作故人情,實在絕妙。浮雲、落日渲染了情景;夕陽西下、浮雲蔽日的黃昏時分,詩人送别友人,看到浮雲,想到遊子将漂泊在外,一去萬裡;看到落日,想到朋友間依依不舍的友情。詩句情景交融,送别的傷感分外強烈,也表達了朋友情誼深厚。
《贈汪倫》表達詩人與朋友汪倫友情深厚,心有感動,且有意外驚喜。李白來到桃花潭邊,準備乘舟離去,發現圍圍空無一人,内心許有失落,忽然傳來歌聲,岸上汪倫等一群人踏着音示節拍,唱着歡歌為他送行。李白被朋友的深情厚誼感動,揮筆寫下這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篇。
李白偉大之處在于,他平交王侯,傲視權貴,而對生活中的小人物,始終畢恭畢敬,以禮相待。正是這種善良、質樸的情感,促使他寫出了深厚而質樸的傳世之作,成就了他詩歌藝術的海洋。
詩句意境運用:
人生,就像颠簸在海上的小船,為達彼岸,乘風破浪,風雨兼程。人生中的朋友,猶如高高揚起的風帆,助你生活之舟駛向麗日當空的明天。
朋友情最美,有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的依依不舍;有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的相思牽挂;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情厚誼。
朋友中的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不撲鼻,緩緩飄來,似水長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