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報】
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高雅麗 沈春蕾 趙廣立
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稱,科學家在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号”采集的樣本中檢測到了20多種氨基酸。
這些樣本來自“隼鳥2号”2020年對小行星“龍宮”的探測。
根據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名譽教授小林憲正的觀點,在地球以外天體上發現多種氨基酸“史無前例”,甚至可能暗示地球以外存在生命。
這次發現的氨基酸真的這麼神奇嗎?多位專家回應《中國科學報》時指出,這不是人類首次在地外材料中發現氨基酸,目前很難用“有無生命”來總結在地外探索中的新發現。
不過“隼鳥2号”帶回的樣本,能夠幫助科學家認識早期地球生命起源這一重要科學問題,了解前生命時期的地球可能是什麼樣的,以及在沒有生命參與的情況下,第一批蛋白質是如何形成的。
并非首次發現
針對這次在“龍宮”表面樣本檢測出的氨基酸,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季江徽表示,這不是科學家首次在地球外發現氨基酸。
在1969年墜落于澳大利亞的默奇森隕石中,科學家發現了100多種氨基酸,不過由于隕石可能受到地球污染,地外氨基酸存在的證據不足。
此外,科學家在人馬座B2、獵戶座KL和W51都發現了最簡單的氨基酸——甘氨酸的存在。
2015年,羅塞塔飛船攜帶的菲萊登陸器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發現氮和氨基酸等構成生命的關鍵成分。
科學家此前在小行星隕石樣品中,也多次發現氨基酸。
不過,相比于以往研究過的隕石,這類在自然狀态下的地外天體采集到的樣品十分特殊。
而且,這批“龍宮”樣本來自不受陽光或宇宙射線侵蝕的小行星表層下,樣本分析也是在沒有将其暴露于地球空氣中的情況下進行的。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對于地球上最初的氨基酸從何而來,有地球形成和太空形成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氨基酸是通過隕石從太空帶到地球的,此前在隕石中檢出過氨基酸;但也有說法認為,地球原本就有氨基酸,隕石上發現的氨基酸是隕石落入地球後附着的。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首席科學家朱進表示,地球上的水、氨基酸等,都有可能通過小行星(小型天體)撞擊地球的形式來到地球表面。“隼鳥二号”的發現,是對這個觀點的某種支持。
不是唯一的判斷标準
是否存在生命,氨基酸并不是唯一的評判标準。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申建勳指出,氨基酸分為能夠合成生物蛋白質和不能合成生物蛋白質兩種,隻要是有氨基和羧酸官能團存在的有機物,廣義上都可稱為氨基酸。
“目前發現的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是23種擁有左手旋光性和特定支鍊的α—氨基酸,除一些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形成的衍生氨基酸外,其他成千上萬種氨基酸并不能為地球生物的蛋白質提供組成元件。”申建勳強調。
根據報道,這次在“龍宮”發現的氨基酸中,包括人體必需的異亮氨酸和缬氨酸。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作為膠原蛋白材料的甘氨酸和作為提鮮成分而廣為人知的谷氨酸,以及多種非蛋白氨基酸。
“地球上已知生命的結構蛋白質都是由左旋氨基酸作為基本組成元件合成的,這種對于左右手性的選擇幾乎隻出現在生命體中,自然界或實驗室中通過非生命過程形成的氨基酸通常是‘左旋’和‘右旋’各占一半。”
申建勳說,就像發現了磚頭不一定代表那裡一定有樓房一樣,檢測到可組成生命的化學物質不代表有生命,也不能推斷多久以後會形成生命。
他指出,鑒于我們隻了解地球上生命的特征,這可能限制了我們對于外星生命存在形式的預判。
因此,我們很難用有無生命來總結在地外探索中的新發現,隻能依據化學系統的複雜程度來描述這些現象。
小行星探測在加速
太空中的小行星那麼多,為什麼科學家會将目光聚焦在“龍宮”上?
“龍宮”是一顆碳質小行星(C型小行星),直徑約900米,由衆多大大小小的石塊依靠自身引力聚集在一起而形成。
季江徽表示,根據“隼鳥2号”之前對“龍宮”的觀察,這顆小行星内部有水合礦物的痕迹,或許這是“水”從星際空間被帶到地球的證據,生命起源也許來自小行星。
申建勳指出,較高的地外天體氨基酸多樣性和可能的星際傳輸途徑在天體生物學界确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這表明與地球很類似的火星可能在地表以下也存在較多元的有機分子。
因此,此次“龍宮”的發現更加激發了科學家對火星生命信号探測的動力和使命感。
小行星探測,一直是熱門的研究方向。除了日本的“隼鳥2号”,2023年,美國探測器奧西裡斯—REx将從小行星“貝努”采集樣本并送回地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天問二号小行星探測器已經進入初樣研制階段,預計會在2025年發射,将實現首次從地球“準衛星”取回樣品。
《中國科學報》 (2022-06-14 第1版 要聞 原标題為《有氨基酸不等于有生命》)
編輯 | 趙路
排版 | 郭剛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