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畫廊|李苦禅,原名英傑,改名英,字超三、勵公,山東高唐人,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近現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
随性、随喜、随緣
有人問:“人最好的生活狀态是什麼呢?”有個高贊的回答說:“随性、随喜、随緣。”
面對不合适的圈子,随性而為,不必咽下委屈去迎合;面對生活中的善事,随喜而做,不應因善小而不為之;面對人生中的聚散,随緣而定,不必輾轉反側去執着。
有句話說得好:“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總會走。”
人生不易,諸事當“随”。
做人随性、做事随喜、聚散随緣,才是餘生最好的生活狀态。
有的人在生活中,明明不适合一個圈子,卻因害怕孤獨,強行改變自己;明明心有不喜,卻為步伐一緻,甘願咽下委屈;強融的背後,是身處喧嚣的人群,心卻在人海流浪漂泊無依。
有句話說:“人甯可高貴地獨處,也不要曲意迎合地低效合群。”
餘生不長,與其讨好别人,不如取悅自己;與其強融圈子,不如修煉自己。
名家畫廊|李苦禅
有人說:“随喜,是你給予别人的微光,别人将它凝聚成了太陽,成為灑向大地的溫暖。”
有人說:“人之随喜,是随千萬人之行,灑落一地福緣的種子,因緣聚合,就會開花結果。”
随喜之舉如螢火之燭,微弱卻灑下漫天星光;随喜之心如暗夜之花,低調卻轉身悄然綻放。
正如有句話說:“世間最美,莫過于你需要溫暖,而我剛好有太陽。”
餘生漫漫,世事輾轉。
做事少一分計較,寬容自己;多一分随喜,擺渡他人。
愛若能如花盛開,滿園清香自撲來。
名家畫廊|李苦禅
有人問:“怎樣才是随緣呢?”
很喜歡一個回答:“相處時,彼此珍惜;分離時,彼此祝福。”
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也終将奔赴各自的方向,而漸行漸遠,即使是心有不舍,也當珍重目送。
每個人隻能陪你走一段路,或早或晚,遲早是要分開的。
人生,來是偶然,去是必然。
緣分這本書,早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結局,不必強求,亦無需遺憾。
人生的聚散離合,很多時候,無關對錯,都是豐富人生的另一種成全。
我們要做的不是強行改變結局,而是豐富結局前的故事。
最令人感動的親情,不是依依不舍,更不是苦苦挽留,而是山一程、水一程的且行且珍惜。
所以餘生,就讓眷戀随清風,讓挂念化祝福。
人生如大海,起起落落,走過平湖煙雨,跨過歲月山河,最終發現也不過如此。
凡事要學會看淡、看開,在“随”中學會與自己和解。
做人當傲如梅,随性而生,遺世而獨立;做事當清如蓮,随喜而長,出泥而不染;聚散當靜如竹,随緣而響,風過即無聲。
願你餘生:眼裡有笑,心中有愛,得失随緣,活得潇灑。
點亮“在看”,活得肆意潇灑。
(收看收聽更多《夜讀》文章,請關注新華社微信公衆号、下載新華社客戶端。)
主播 | 張大鑫
作者:庭前花開 來源:夜聽(ID:yetingfm)
監審:于衛亞
監制:周年鈞、吳炜玲
編輯:李昂、周喆、郝瑞
美術設計:趙丹陽
實習生:阮思羽、羅慶文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音視頻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