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目之所及心知所往

目之所及心知所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0 19:21:48

目之所及心知所往?【光的回響】啟功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詩、書、畫兼擅的通才,尤其在詩詞方面,先生傾注心力頗多,即便晚年書名大盛,仍然自稱“書不如畫,畫不如詩”童年時期,先生大量背誦古人詩詞,自十幾歲時便綴文不止雖然早年的詩作多已佚失,但就《啟功韻語》一書中保留的一些二三十歲時所作的詩詞來看,他繼承了前人詩歌中的古雅之氣律詩《社課詠春柳四首拟漁洋秋柳之作》,當是他20世紀三四十年代跟從溥心畲先生在北平參加筆會時所作,以其中的一首為例,可以窺見他早年詩歌的風貌:“太液池頭芳信稀,景陽樓下暗塵飛空悲客舍陽關引,且度秋娘金縷衣殘雪乍消煙漠漠,春寒未滅色依依恨人滴盡相思淚,欲倩柔條挽落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目之所及心知所往?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目之所及心知所往(境愈高時言愈淺)1

目之所及心知所往

【光的回響】

啟功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詩、書、畫兼擅的通才,尤其在詩詞方面,先生傾注心力頗多,即便晚年書名大盛,仍然自稱“書不如畫,畫不如詩”。童年時期,先生大量背誦古人詩詞,自十幾歲時便綴文不止。雖然早年的詩作多已佚失,但就《啟功韻語》一書中保留的一些二三十歲時所作的詩詞來看,他繼承了前人詩歌中的古雅之氣。律詩《社課詠春柳四首拟漁洋秋柳之作》,當是他20世紀三四十年代跟從溥心畲先生在北平參加筆會時所作,以其中的一首為例,可以窺見他早年詩歌的風貌:“太液池頭芳信稀,景陽樓下暗塵飛。空悲客舍陽關引,且度秋娘金縷衣。殘雪乍消煙漠漠,春寒未滅色依依。恨人滴盡相思淚,欲倩柔條挽落晖。”

先生此詩是拟清代詩人王士禛的《秋柳》詩,描寫了主人公在孟春時節對離人的思念,“芳信尚稀”“暗塵飛舞”“春寒殘雪”“漠漠輕煙”“柳條餘晖”等一系列意象巧妙組合,所觸、所感皆成妙章,韻格高雅,風味隽永,可謂深得唐宋詩家三昧。古體詩如《止酒》,記錄了年輕氣豪的啟功先生與朋友飲酒而醉的場景:“踯躅出門去,團圞堕車右。行路訝來扶,不複辨肩肘。明日一彈冠,始知泥在首。”歸家後,自覺慚腼,母親也為之擔憂,最終決意戒酒,“披誠對皎日,撞破杯與鬥。沉湎如履霜,堅冰在其後”。雖是日常小事,但語言古樸典雅,叙事幽默生動,堪稱“化俗為雅”之作。

到了晚年,先生作詩多抒發胸臆,用語平易淺近,又不為前人格律所拘束,自謂是“合轍押韻”而已,為此,他的詩詞集隻是謙稱“韻語”“絮語”“贅語”。1997年,啟功先生所作《古詩·其二十七》就表明了個中原因:“平生學為文,無非表現我。”因而,我們讀他晚年的詩作,發現他多将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或感受随口道出,用詞造句不加雕琢,有時幽默戲谑,有時調侃揶揄,細細讀來,卻自有風味。《鹧鸪天八首·乘公共交通車》描寫公交車上擁擠時“身成闆鴨幹而扁,可惜無人下箸嘗”,車門擁擠下不去車時“這回好比籠中鳥,暫作番邦楊四郎”等句子,令人捧腹;夫人去世後,總有人來為他介紹對象,《賭赢歌》記錄與夫人生前賭下的輸赢賬,語句之間盡顯真摯,讀來令人潸然淚下;律詩如《頻年》:“酸甜苦辣本非殊,且喜頻年樂不孤。小子如今才懂得,聖人從古最糊塗。飲馀有興徐添酒,讀日無多慎買書。欲把詩懷問李老,一腔豁達近何如。”語多通俗淺易,不過寫其胸臆而已,但也不乏情理表露。

《論詩絕句二十五首》雖是評白居易詩,“境愈高時言愈淺”,同時也透露着啟功先生對詩歌審美的認識。在他看來,語言的古奧與淺近,隻是皮相之論,而無關境界高低,甚至說,高妙的境界并不一定需要太隐奧的語言。以此而言,白居易就是言淺境高的詩家代表。又評蘇轼詩:“筆随意到平生樂,語自天成任所遭。”蘇轼的詩筆随意到,語自天成,不假雕琢,不管遭遇什麼,都可以寓之于詩,蘇轼對于書法也是同樣的态度,“自言其中有至樂,适意無異逍遙遊”,如此去作詩作書,真可謂平生一樂。這兩句話也可作為啟功先生詩詞創作的注腳。在《論王朝聞〈論鳳姐〉》一詩中,啟功先生贊揚《紅樓夢》時說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手寫我口,造物失其私。”好的文章天然而成,不雜滓穢,清新照人,如此才能令讀者感受到作者胸中悲喜,“我手寫我口”一語出自清末黃遵憲的《雜感》。啟功先生晚年的詩作,不泥于古,隻是平實記錄和表現,體現出文章的旨趣。

先生晚年的詩作還善于打破古人用韻的傳統。1992年,在《啟功絮語》自序中他解釋自己多用俚語入詩的原因:“用韻率通詞曲,隸事懶究根源。但求我口順适,請諒尊聽絮煩。”1995年春節所作《乙亥新年》:“老去漸于詩律細,平平仄仄韻便便。”便便,即不加約束,随己意而為,因用韻寬泛,不合古人,先生也自嘲所作詩為“詞曲用韻”“順口溜”等。在《啟功叢稿·詩詞卷》總序中,先生借陸法言、孫愐、楊萬裡、魏了翁的話表明用韻不拘前人規範的原因,陸法言“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孫愐“若細分其條目,則令韻部繁碎,徒拘桎于文辭耳”,楊萬裡、魏了翁也都主張日常吟詠性情之作,不必因循韻典,這些觀念都為先生所認可。由此可見,先生并非不知前人用韻的規則,隻是不願用瑣碎的韻部令文辭拘束而已。

(作者:王甯,系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2020級研究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