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生日是良辰,
未到花朝一半春。
紅紫萬千披錦繡,
尚勞點綴賀花神。
——蔡雲
卿卿花朝會
淡妝濃抹
總相宜
花朝會
信仰基礎
花朝節的信仰基礎是百花生日、花王誕辰。關于花王、花神,曆來說法不一。大抵而言, 被尊為花神遂成民間俗神信仰的主要人物有神農氏、颛顼帝、女夷、花姑等。
十二花神
好一個花花世界。
六月菊、七葉一枝花、八仙花、九節茶花、十姊妹花、百日紅…
半枝蓮、一串紅、二色補血花、三七花、四葉草、五爪金龍花
張大千《十二花神圖軸》
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是根據歲時花信的自然規律, 按每年十二個月冠以花名而形成。清乾隆時期梨園抄本之《堆花神名字穿著串頭》( 傅惜華藏) 載:“大花神,正生色扮。戴花神帽。三髯。穿四時花顧繡出擺衣。手執金瓶,插牡丹花。”
《牡丹亭·驚夢》花神上場白
吾乃掌管南安府後花園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麗娘與柳夢梅秀才後日有姻緣之分,杜小姐遊春感傷,緻使柳秀才入夢,咱花神專掌惜玉憐香,竟來保護他,要他雲雨十分歡幸也!
衆花神:吾等萬紫千紅,正宜他惜玉憐香。
清人李汝珍百回長篇小說《鏡花緣》以百花畫才女,而《聊齋志異》名篇《葛巾》、 《香玉》則講述了書生與花神……
春光共賞
和平街校區 杏苑春蔭
良鄉校區 活動樓
良鄉校區 食堂門口
和平街校區
和平街校區
何日花朝會?
花朝雨
細細花朝雨,問花何日開。
尋芳幽徑去,拾翠曲堤回。
——《花朝雨》舒頔
花朝日
良鄉校區 宿舍樓
花朝節主要有農曆二月二日、二月十二日、二月十五日:
“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翰墨記》
“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陶朱公書》
“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時,最堪遊賞。”
——《夢粱錄》
唐代多在二月十五,與八月十五中秋節相對應,稱“花朝月夕”。《熙朝樂事》一書中有明确的記載“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
以二月二為花朝,多是與社日、二月二、中和等節日相互融合,習俗也相混,中原地區多如此。此外還與各地氣候、花信相關,如洛陽為二月二,牡丹花開為花朝。
那究竟是何日花朝遊園會?——清代文人舒位:“無因細算花年紀,今日分明又一年。”
花朝節與中醫
花可怡人亦醫人
和平街校區 臘梅
“諸花皆升,旋覆獨降。”大體總結了花兒對人體作用趨勢是向上的,除了旋覆獨降外,功能降氣消痰,止嘔止噫,藥性沉降而不升浮。花卉對人類的直接貢獻,表現在它作為中藥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複上。在祖國醫學的中藥譜上,幾乎所有的花卉都派得上用場,且廣泛分布于發散解表、清熱解毒、 祛風除濕、芳香開竅、溫中理氣、平肝息風、滋陰補血、燥濕殺蟲等衆多類型中。
茶引花香,以益茶味
和平街校區 圖書館
花茶主要以綠茶作為茶坯、配以衆花,窨制而成。《茶譜》的“茶諸法”載:“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不同花歸經、性味、功效都不同,花茶雖好,也不要貪杯哦~以玫瑰花為例:
【藥性】甘、微苦,溫。歸肝、脾經。
【功效】行氣解郁,和血,止痛。
花朝節習俗
古人花朝風俗一是踏青遊賞,主要有賞紅、撲蝶等花朝節自形成就存在的節俗;二是飲食方面,有花朝酒和百花糕;第三是祭祀花神和勸農等農業性質的活動。
請輸入标題 abcdefg
撲蝶會
妒花風雨怕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
一半春随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湯顯祖《花朝》
“長安二月間,士女相聚,撲蝶為戲,名曰‘撲蝶會’。”
——《荊楚歲時記》
“東京以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蹀會。”
——《誠齋詩話》
請輸入标題 g
請輸入标題 a
賞紅
春到花朝碧染叢,枝梢剪彩袅東風。
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尊助賞紅。
“賞紅”是花朝節又一具代表性的風俗習慣,為慶賀花王生日,人們把彩綢與五色紙剪成小旗(即俗稱“花旛”)。
花朝時節,青青樹條系滿各色綢緞,風舞枝頭,好一個花花世界、多情兒女……
花朝戲
陳牲獻樂、扮戲酬神,宮廷尚有花朝承應戲。
傅惜華在《清宮之月令承應戲》一文中談到花朝承應戲:
“例演:《千春燕喜》,述牡丹花王、海棠花妃、百花争妍事,演一刻五分。《百花獻壽》,述牡丹花王、海棠花妃、百花獻壽事。”
花朝酒
百花酒香傲百花,萬家舉杯譽萬家。
酒香好似花上露,色澤猶如洞中春。
百花糕
史載,武則天嗜花成癖,在自己執政期間,每逢花朝,便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花糕賞賜給群臣。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活動,這也是食花糕的由來。
拜花神
北京豐台花神廟分西廟、東廟。西廟建于明萬曆年間,由京城各花行及附近花農集資而建,清道光二十三年重修。廟門懸有“古迹花神廟”匾額,前殿供有花王諸神及各路花神的牌位。花農都在花神誕辰的二月十二到花神廟進香祭祀,求花木繁茂;三月二十九,附近各檔花會照例到此獻藝,謂之“謝神”, 甚至要搭台唱“野台子”戲。解放後,花神廟改成北京第五十八中學。以後為花神廟小學。
勸農
家有田廬泖水東,門前九朵翠芙蓉。
鄰翁報我田官至,明日花朝侯勸農。
春日勸農古已有之,《呂氏春秋》有文:“仲呂之月,無聚大衆,巡勸農事。”随着花朝節由上層社會流傳到下層勞動人群中,在農業社會,其節俗也同農業生産有了聯系。
皇帝親耕、皇後親桑的禮儀制度也是勸農篇,勸農是地方官員的職責之一, 也是考察官員政績的内容之一。
良鄉校區 桃花
文獻引用:
[1]姚小鷗,李陽.《牡丹亭》“十二花神”考[J].文化遺産,2011(04):17-25 157.[2]淩帆. 花之節 花朝節[A]. 《神州民俗》雜志社.2015年03月民俗非遺研讨會論文集[C].《神州民俗》雜志社:,2015:4.
編輯丨四葉草小組
攝影丨馬金辰 王天玲 董昕
技術丨李明利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