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漢典》等對“正體字”一詞的解釋是“正規的字體”,一個漢字可能會有多種寫法,在多種寫法中選擇一個為“正體字”,其他的寫法則為“異體字”,中國大陸官方文件中“繁體字”是簡化字的反義詞,“正體字”則是異體字的反義詞,簡繁體字的标準是《簡化字總表》,而正異體字的标準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正體字最早來源于楷書,就“正體”一詞的由來,最早可見于唐代顔元孫所撰《幹祿字書》。《幹祿字書》是收錄唐代俗文字的一部字書,對于研究近代漢字有重要參考價值。其例以四聲隸字,又以二百六部排比字之後先。“正體”之名由此始見,亦稱為“正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