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什麼是新自媒體

什麼是新自媒體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3 16:50:29

自媒體(英語:self-media或we media)指普羅大衆借由網絡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信息的新媒體,即自底向上的傳播方式。或稱“自媒體”、“個人媒體”、“公民媒體”。意指在網絡技術,特别是Web2.0的環境下,由于博客、共享協作平台與社交網絡(如:頭條号、微信公衆号、微博等)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什麼是新自媒體(到底什麼是自媒體)1


有人認為因為自媒體發表容易,所以稱為草根媒體,但實際上的草根層次結構較接受的是和自媒體相對的大衆媒體。自媒體也是相對于傳統新聞方式的表述,即:具有傳統媒體功能,但不具有傳統媒體運作架構的個人網絡行為。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叫“個人媒體”。包括BBS(電子布告欄系統)、Blog(博客)、播客(播客)、社交網絡、GroupMessage(手機群發)等。


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裡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撰寫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裡面對“We Media(自媒體)”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衆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衆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


英國廣播公司網上曾有專頁“學院”以不同語言提供“免費的有關新聞及語言運用的培訓資料”,“介紹BBC的編輯原則和核心價值”,幫助普羅大衆進行記者工作。

我們可以看到,公衆号百萬粉絲實現嵌年入千萬的自媒體大咖比比皆是; 一位自媒體大咖曾經說過,自媒體是上帝帶給每位普通人快速崛起的一張門票; 自媒體可以帶來巨大的寫作變現,比如說,當年寫博客的人就不如今天搞自媒體的人掙錢;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通過寫作帶貨實現變現。

順便說一下,自媒體也是媒體,它跟傳統媒體一樣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更不是法外之地。傳統與非傳統、自與非自,其實都無關宏旨:言論的邊界在哪裡,自媒體的邊界就在哪裡。不管是怎樣的媒體形态,隻要面向社會公衆,就具有大衆傳媒的特征和性質,就需要管理和規範,就要向主流價值觀看齊。

另外,與自媒體相對應的,就是各類UGC平台:

用戶生成内容(英語:User-generated content,縮寫:UGC)指網站或其他開放性介質的内容由其用戶貢獻生成。約2005年左右開始,互聯網上的許多站點開始廣泛使用用戶生成内容的方式提供服務,許多圖片、視頻、博客、播客、論壇、評論、社交、百科、問答、新聞、研究類的網站都使用了這種方式。


用戶生成内容是Web 2.0概念的組成部分之一。部分用戶生成内容站點也會使用或提供網站的開源、自由軟件程序或相關API支持,以促進用戶的協作、技術支持和對網站的發展。


有的用戶生成内容網站僅少部分内容可由用戶生成。比如銷售類網站,商品不可由用戶編輯,但用戶可以對商品提供自己的評論。


營利性的用戶生成内容網站靠用戶提供的内容來營利。用戶可能免費(或是隻收取很少的費用)地上傳自己的内容,内容貢獻給網站的數據庫,然後由網站收集、整理這大量的數據,并構建成網頁提供給訪者浏覽,通過頁面廣告、贊助、會員費或其他各種方式進行營利。


不管是否營利,網站對用戶所提供的數據的保存和發表都負有一定的責任。通常用戶生成内容網站的管理員也會查看全部或部分的用戶生成内容是否違反了當地法律與網站的規定,這一般包括審核用戶提供的内容是否侵犯著作權,或有否包含有冒犯性的内容等等,在有些國家也包括有關政治的審查。另外,用戶生成内容的著作權也較複雜。許多這類網站,都對其用戶生成内容設有一定的授權著作權和使用的條款,還有些網站可讓用戶選擇自由或半自由的許可協議(如:Creative Commons)進行授權。


與“用戶生成内容”相對的是“專業制作内容”(Professionally Produced Content)。


此外,電子遊戲玩家以原版遊戲為基礎修改出的遊戲模塊(Mod),也是一種用戶生成内容。


你身邊一定有很多玩自媒體的人,自己開公衆号、微博等等。最近,著名财經作家、知名自媒體人吳曉波,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他對自媒體發展的看法。他說,自媒體是2012年開始出現的,在全球都沒有對應的發展模式。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現在這個階段,原來對自媒體的一些判斷和評價标準發生了變化,主要的變化有三個。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第一個變化是,比用戶數更重要的是用戶關系。以前自媒體的用戶數有多少,粉絲量有多少,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但現在這個數據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你有50萬用戶還是上百萬用戶,已經不是決定自媒體真實價值的數據了。吳曉波覺得,更重要的是用戶關系的建立。比如,有些粉絲數很多的自媒體号,投放了付費産品之後,幾乎産生不了什麼銷量,反倒是一些粉絲比較少的自媒體能産生銷售。也就是說,用戶的活躍度并不跟用戶數的增長呈正比,用戶數并不能反映出一個自媒體真實的用戶關系。


真實的用戶關系是什麼呢?吳曉波認為,首先是價值觀念的認同,也就是用戶中有多少人認同你的價值觀。如果沒有價值觀,所有的用戶加在一起也是烏合之衆,沒有任何價值。其次,你的自媒體有沒有形成社區和交互關系,用戶願不願意為你買單、點贊和評論。


第二個變化是,比10萬 更重要的是“百萬單品”。之前大家除了看有多少粉絲,還有個習慣就是看這個公衆号有多少文章的閱讀量是10萬 。吳曉波認為,未來公衆号能不能産生10萬 的文章,隻是評價它價值的前提。如果這是一個職業化的自媒體,已經拿到了融資,未來想要上市,那10萬 隻是一個商業型組織完成産品化的過程,并不是很重要的指标。而最重要的是,這10萬 的文章最終能産生多少的商業價值。


吳曉波認為,對一個自媒體來講,比産生10萬 文章更重要的是,你這一篇或者一系列的10萬 文章,有沒有可能産生一個人民币收入百萬級的産品。它可能是一個知識付費的産品,可能是一個旅遊産品,也可能是一個跟品牌互動的産品。他說,從傳媒化向産品化的叠代,是自媒體的一個艱難的升級。


第三個變化是,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類第一。吳曉波覺得,自媒體之間比排名也好,比用戶數也好,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格局形成以後,你在單一品類中的影響力有多大。他說,就像商場通過打廣告把人吸引到商場一樣,自媒體是用内容,把用戶吸引過來,然後看自媒體有沒有能力變現。現在中國社會圈層化的特點,已經直接影響了自媒體。自媒體的價值就在于,你在這個圈層中和同品類的自媒體相比,不管你是做酒的自媒體,還是做财經知識的自媒體,在這個品類中,你在全國能夠排到第幾位,能不能做到品類第一,這比用戶數更加重要。所以,品類的排名變成了最重要的衡量标準。


吳曉波說,現在自媒體的大格局已經基本定了,就是因為在品類上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今天排在品類前三位的自媒體,日子都還挺好過的,但是前三名以後的自媒體,生存就變得越來越困難。所以,對今天所有的自媒體運營者來說,能不能生存是一個專業化的問題:你有沒有沖到前三名的能力,當你在前三名的時候,有沒有能力築起足夠高的城牆,防止被别人超過去。


總結一下,吳曉波所說的,自媒體發展的三個變化是:比用戶數更重要的是用戶關系,比10萬 更重要的是“百萬單品”,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類第一。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自媒體行業,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媒體行業到底賺不賺錢,這個行業的未來會怎麼發展。自媒體版權經濟管理機構克勞銳曾經發布的《2016年中國自媒體行業白皮書》顯示,當前38.1%的自媒體人已實現盈利,雖然2016年自媒體在内容付費變現方面的比例隻有5%,但總體來看,這個行業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可觀的。IMS新媒體商業集團CEO李檬,也談過自己對于自媒體行業未來的看法。

第一點,很多人認為網紅和自媒體經濟是有很大泡沫的,對值不值得進場有所懷疑。李檬對泡沫的問題比較樂觀。他認為,網紅經濟的确有泡沫,但也說明這是一個朝陽行業,在未來兩三年裡,盈利性的網紅公司仍然會火起來。而現在的虛火和泡沫,是由于這個行業内有很多人并不是專業的網紅和自媒體,未來這些人會被淘汰。


同時,他認為自媒體人用知識獲得商業價值的時代已經來了,廣告主會更願意投錢給那些有内容創作能力的自媒體,那些侵權和盜版的自媒體肯定會被淘汰。而且,像微博、微信、百度等越來越多的平台都開始加入進來,自媒體行業在未來三五年将會成為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


第二點,自媒體行業還有多少潛力呢?李檬預測,未來五年,中國整個自媒體廣告市場有可能超過千億規模。他給了一組數據,目前,自媒體行業内完成融資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75人,而這175人中,至少有20位自媒體人融資達到了千萬元以上,其中有10位估值上億。這說明市場對行業的看好。李檬認為,2017年網紅自媒體的數量會繼續上升,廣告主也會更加傾向于自媒體。


第三點,既然這個行業值得關注,想要入場的人應該注意些什麼?李檬認為,頭部自媒體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垂直自媒體會有很多機會。頭部自媒體,簡單說就是那些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現在領頭的自媒體已經足夠多了,再做一個這樣的自媒體難度很大。但相比而言,垂直領域的自媒體才剛開始發展,比如旅遊、育兒、留學咨詢的垂直領域。而且自媒體領域創業不一定非要做全國範圍的内容,比如北京望京這個區域,就可以有專門的自媒體,隻關注這個區域内的事。如果把望京的自媒體做好,那裡有幾百家餐廳,也會帶來千萬收入,未來三五年自媒體有可能也會向這個方向發展。


第四點,自媒體都是依托平台的,李檬認為未來平台數量肯定會減少,隻留下幾家就夠了。比如直播有三五家,内容平台目前微博一家,微信一家,它們相互之間一定有差異性。因為如果提供内容的平台過于分散,不但會增加成本,還會導緻内容不集中。李檬說,平台在這裡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它就像城市開發商,自媒體人進來租店鋪經營生意,平台将自媒體連接起來。而做生意的地盤不可能越切越碎,一定會是整合的。所以這幾年,平台會有洗牌。


第五點,雖然自媒體市場規模已經很大了,但從業者和自媒體的數量仍然不夠。想從事這個行業,還有機會。那什麼樣的人适合做自媒體呢?李檬認為,很多自媒體其實并沒有很高的專業性,也許創辦者隻是公務員,喜歡研究軍事,又願意寫,就能做得很成功。所以他說,想做自媒體,最起碼要喜歡,并且願意表達,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而且李檬覺得,傳統媒體人做自媒體特别有優勢。因為真正寫東西的人才是有核心價值的,現在有些自媒體寫得并沒有多好,隻是入門早所以成功。從這方面來看,從業人員還會有一輪更替。 同時好的自媒體一定要有自己的商業邏輯,知道為誰服務,粉絲是誰,這很重要。


什麼是新自媒體(到底什麼是自媒體)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