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東京,告别儀式上哭泣的人們。圖/布列松
有位網友的母親去世了,喪葬期間他沒流過幾次淚,心裡頭也沒有太悲傷的情緒。他很困惑,自己骨頭裡是不是個冷血的人?于是他發帖說了這個事。
在跟帖評論裡,有這樣一段評論:
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
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
那窗台上随風微曳的綠籮
那安靜折疊在床上的絨被
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嘩
一句話說到了心坎裡,對于親人離世,真正的悲痛與思念,更多是來源于回到日常生活時,那些細碎的場景觸動。
物理學家費曼的妻子因病逝世的時候,他一滴眼淚也沒掉。他看着妻子,覺得她就像睡着了一樣。
費曼和艾蓮的合影
沒有流淚,沒有悲傷,或許你不是一個人,那麼在那個分别的時刻之後,在生活裡又有哪些場景勾起了你的回憶,會讓你感歎乃至悲傷呢?來看這樣的幾則小故事。
▼
@帶節奏很嗨
悲傷這東西是有限度的,如果什麼都不知道,猛然間接到噩耗,這對人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我爺爺纏綿病榻,被子孫們照顧了好幾年,等到他真的去世的時候,好像沒有太多的悲傷,哪怕整個天下都成了缟素的世界,依然不會感受到悲傷,直到棺木被蓋上第一楸黃土時才發現自己永遠的失去了一個親人,悲痛欲絕。
▼
@詩人冬至
親人去世絕大多數人是大哭一場,以後會慢慢淡化心裡的傷,也有很多人是當時沒什麼感覺,事後随便一點就會觸動他們,這傷是默默地,深入内心的,一輩子都淡不了。
我爺爺過世的時候,我在一片嚎啕大哭聲中顯得格格不入。直到爺爺被推進焚化爐的那一刻我才感到錐心的疼,哭得不能自己,至今想起仍然心痛。
▼
@常常常annie
姥爺去世的時候,我回去看着他躺在那裡。哭不出來,我握着他的手,也沒有那麼難受。可是推去火化的時候,我突然無法接受了,一個人就要變成一盒灰了。
原本我計劃夏天帶他和姥姥出去玩。可是他春天就走了。經常看到一些甜食就想到了姥爺,他糖尿病不能吃,但他總想吃。家人因為愛他不給他吃,現在好後悔。
▼
@冰雨雨心
生了二寶,天冷該準備棉衣了,從淘寶挑選了一家信譽評價極高的店,收到後卻很失望,做工不好,棉花也不好,我和爸爸吐槽說那些評價說棉花好的是沒見過棉花長啥樣吧,忽然就難過了起來,我家還有好棉花,可是會做棉衣的那個人卻不在了。一轉眼,媽媽已經走了三年了。
▼
@RadishBoboi
高一我媽去世,現在大三,最怕過母親節,看電影最怕看到有關媽媽的鏡頭,最害怕聽的歌是世上隻有媽媽好,舍友給自己媽媽視頻時我都會戴上耳機或者去廁所,逛街看到好看的衣服飾品化妝品,都忍不住想如果媽媽還在多好,好想買給她穿,他們說我越長越像我媽媽,我知道她從未離開過我,是我自己慢慢長成了她的樣子。
在這些故事裡,我們看到了每個人在親人離世時的無助與迷茫,也看到了最深的悲傷其實不在于離别那一刻,而是離别後反反複複的思念,想起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失落感會慢慢把我們占據。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親人已經不在了,他們活着時沒有得到的陪伴,不應該成為我們今天的遺憾。
漫山的墳茔,空留一片寂靜。圖/比爾·布蘭特
歲月的風風雨雨,侵蝕着墓園中那個孤獨的角落。
墓碑上那最熟悉的名字還是否明晰?
墳茔周遭的野花野草是不是在瘋狂蔓延?
故人是否也會感到片刻的荒涼與孤獨?
川流不息的灰色人間,再難瞥見故人的容顔。圖/讓·高米
▼
彼岸花
讓愛永不落幕
讓思念不再遙遠
逝去的生命,如散落在沙灘上閃爍的金色顆粒,我們小心翼翼地拾起,聚在這裡,使其重新展現出生命裡最珍貴的純潔與美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