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數據可視化工作者,在工作中避免不了要接觸“地圖”這一圖表類型。交互式地圖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可以将地圖從靜态視圖轉化為用戶探索的機會。通過放大、搜索以及與數據進行交互,可以從地圖中獲取增強的詳細信息和新視角。
那麼,如何實現制作一張交互式地圖呢?這裡涉及兩個知識點,一個是數據鑽取(關于數據鑽取詳細内容可以看這篇文章→教程 | 如何在STARiver平台上實現數據鑽取?),一個是地圖制作。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于在STARiver平台上制作地圖那些事。
Part 1 标準地理數據我們先來講講标準地理數據的制圖。
1.自動轉為空間數據
GeoJSON是一種标準的基于JSON的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而在STARiver平台上,我們内置了一套全國省市的GeoJSON數據。
因此,隻要你的數據是關于“省”“市”相關的地理數據,STARiver平台隻要識别出相關字段就能自動轉化為空間數據,操作者隻需把字段拖入相應的字段設置中即可,操作效果如圖:
2.手動轉換為空間數據
除了自動轉化,你還可以手動操作。
首先,你找到你要轉化的數據,并點擊下拉圖标,此時把鼠标放到“轉化為空間數據”這一欄上就可以選擇把數據轉換為“省/市”“省”“城市”“自定義”這幾種空間數據。
選擇好要轉化的類型後,單擊即可手動轉換。轉換成功後數據前面的圖标将變成地球形狀,而未轉換的數據前面仍是文本圖标。
當然,除了“省”“市”這兩種地理數據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空間數據,這個時候怎麼把這些數據轉換為空間數據呢?
我們可以通過“自定義”選項來轉換。
Part 2 自定義地理數據除了“省”“市”以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導入自定義地理位置數據來找到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接下來我們就講講怎麼圍繞自定義地理區域整理數據。
首先,我們需要完成地理數據的上傳。這有兩個數據需要上傳,一個是“地理數據”的上傳,一個是對應的“數據集”上傳。
關于“數據集”的上傳我們在這邊文章有詳細介紹(教程 | 如何在STARiver平台上添加數據源),因此我們在這裡主要講講“地理數據”的上傳。
1.上傳自定義地理數據
首先,我們需要在我的“工作區”裡打開“我的資源”,在下面的菜單欄裡找到“地理數據”後,點擊“新增”按鈕。
接着需要按照流程來上傳自定義的地理數據。這裡我們以重慶地理數據為展示數據,因此點擊“重慶市.JSON”文件上傳。
可以看到,在上傳完文章後我們需要選擇一個标識字段。什麼是标識字段?應該如何選擇?
标識字段是GeoJSON數據中需要與業務數據對應的屬性字段。因為展示數據是重慶市圍欄覆蓋人口的統計,通過解析我們可以看到“adcode”是圍欄的編号,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業務數據對應标識字段,因此我們在這裡選擇“adcode”。
接着,我們再在“我的數據”中,把對應的“數據集”上傳,那麼數據上傳部分到這裡就算完成了。
2.完成地圖制作
在開始制作地圖時,我們同樣需要和上文一樣,把文本數據轉換為空間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我們轉換數據時需要要選擇“自定義”,而不是之前的“省”“市”。操作如下圖:
轉換完數據後,我們隻需把數據拖入相應的字段中就可以完成自定義地圖的制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